毕晨时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地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贵州瓮安岚关磷矿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详细研究贵州瓮安岚关地区晚震旦世灯影期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对该区广泛发育的叠层石磷块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叠层石磷块岩中较高的Ca/(Ca+Fe)值及纹层构造的发育,指示研究区沉积期属于超咸水环境;而Sr/Ba值则说明沉积期古海水盐度发生多次改变。微量元素总量、Sr含量以及1000×(Sr/Ca)值等反映沉积期瓮安岚关一带水体深度较浅,水深变化频繁。Fe的存在形式、V/Cr及Ceanom值说明沉积期岚关地区处于一个较为氧化环境中。而Al/Ti值及Mg/Ca值则说明沉积期岚关地区降雨量较多,古气候较潮湿。
- 丁亚龙谢宏周忠容毕晨时李应辉
- 关键词:沉积环境
- 贵州南沱冰期海洋磷的地球化学
- 磷是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重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同时对有机质的埋藏及大气-海洋系统氧化还原状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海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大陆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因此,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磷的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反映了大陆风化作用的变...
- 毕晨时
-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地质环境化学风化作用
- 贵州地区南沱冰期海洋磷的地球化学研究
- 2016年
- 新元古代南沱冰期海洋磷浓度出现了大幅度升高,但升高的原因研究甚少。本文尝试通过新元古代南沱冰期铁结合态磷占总磷比例的分析,结合游离态氧化铁与全铁的比值来探讨磷在南沱冰期海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绝大多数游离态氧化铁与全铁的比值均大于0.38,且南沱组岩石中所含黄铁矿的含量极少,表明南沱冰期海水呈缺氧含铁的状态,反映当时大气氧浓度较低。样品中铁结合态磷占总磷比例的平均值为75.54%,推测经冰下风化作用后的磷主要是以溶解态被冰下流水带入海洋,较低的大气氧浓度和缺氧的海水是南沱冰期海洋磷富集的主要原因。
- 毕晨时顾尚义
- 关键词:磷地球化学
- 贵州地区南沱冰期的冰下化学风化作用及其对海洋磷富集的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新元古代南沱冰期海洋磷浓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升高,这可能对该冰期后的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演化均产生了影响,但磷浓度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贵州不同沉积相区的南沱组岩石中普通存在的层理构造和砾石较高的磨圆度特征,细粒碎屑组分的化学蚀变指数(CIA)数值具有较大变化范围,表明南沱冰期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细粒碎屑组分的CIA值与P2O5/Al2O3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磷主要来源于化学风化作用。鉴于南沱冰期的雪球地球背景,作者提出南沱冰期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冰下水文系统,具备进行冰下风化作用的条件。由于南沱冰期水体处于缺氧环境,所以生物及铁氧化物对磷的吸收和吸附甚微。冰下风化作用释放的磷被搬运进入海洋中逐渐累积,含量得以增加。
- 顾尚义毕晨时
- 关键词:磷化学蚀变指数气候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