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江湖文化与《水浒传》被引量:1
- 2011年
- 江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思想核心是游民意识,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整个下层社会最普遍具有的意识和品格。江湖文化对立于正统的庙堂文化,二者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水浒传》是江湖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水浒传》的分析,从各个方面来阐释江湖文化所具有的人文底蕴,以期对江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 林小燕
- 关键词:江湖文化水浒传
- 论明代中后期之奇诡文风被引量:1
- 2009年
- 明代中后期的科场考试中出现了一股脱离明初官方规范的奇诡文风,表现为学臣出题割裂经书文义,士子解题掺用异说,士子作文用词艰涩。科考出题陷入困境,多元学说圆融交汇,士人崇尚晦涩的审美趣味,是这种奇诡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科举考试左右着明代士人的命运前途,经义文作为其中的一种必考文体,使士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应付这种考试。而经过长期写作训练养成的习惯,势必会带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因此,科试中的奇诡文风必然对其他文体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 林小燕刘建明
- 关键词:审美趣味
- 程朱理学禁欲观念对晚明戏曲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晚明时期,程朱理学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明显减弱,其禁欲观念的束缚虽不如明初严酷,但其余响依然不绝,对此一时段情爱剧之的创作、批评及传播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 林小燕
- 关键词:禁欲晚明戏曲
- 戏曲禁令之废弛与中晚明戏曲的新变被引量:1
- 2008年
- 戏曲的功能在于娱情悦性,政治的目标在于强化皇权,二者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而往往表现为此消彼长。明代前期纲纪井然,戏曲编演的萧条局面与朝廷严格推行戏曲禁令直接相关;正德之后朝纲废弛,戏曲编演的繁盛局面又与朝廷推行戏曲禁令严重受阻密不可分。
- 林小燕
- 关键词:明朝
- 论《聊斋志异》的双叶扶花模式
- 2010年
- 《聊斋志异》部分作品在叙写方面明显地呈现着模式化倾向,这主要体现为作者在描述故事情节时大多同时从两个女性身上着笔,尽管用笔多寡不同、分量有轻有重,但任何一方都不是无关紧要的,更不是可有可无,这样,在该部分作品的女性人物叙写上就造成了一种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格局。因为该作品所叙写的形象为女性,故我们称这种叙写模式为双叶扶花。通对这一模式的描述与说明,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蕴,以及这一模式的艺术价值。
- 林小燕
- 关键词:聊斋志异
- 明代后期小说传播对朝廷禁令的突破
- 2008年
- 为了实现对臣民的有效统治,朱元璋对思想领域进行全面整肃,严令禁止一切不利于王朝统治的思想传播。在明代前期百余年的时间里,这些规定一度发挥着较强的约束效力。然而到了明代后期,或由于朝廷纲纪的废弛,或由于世风习俗的变化,或由于社会思潮的转向,违禁思想以小说为媒介广泛传播开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朝廷禁令的限制。
- 林小燕
- 关键词:小说传播谶纬人欲
- 论明代文化管制的失控——以西湖小说为例
- 2014年
- 明代文化政策对西湖小说管制的失控当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思潮变化、士人审美趣味转向、小说自身发展规律、当政者的行为引导、政权运作体系坏损,等等。若就对朝廷的政权运作而言,西湖小说裹挟的这些违禁内容于朱明王朝的治化不利,若就西湖小说本身的发展而言,则有利于其丰富和多元,值得肯定。
- 林小燕刘建明
- 关键词:文化政策西湖小说
- 论西湖小说传播对明代律令的突破被引量:1
- 2013年
-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基因,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文学观念与社会风尚,明代律令作为朝廷管理社会的一种强制手段,所发挥的约束效应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在纲纪废弛时更是如此。谶纬神学、亵渎帝王言论、全民唱曲风尚等借助西湖小说在民间传播就是例证。
- 林小燕
- 关键词:西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