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媛 作品数:24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基于SDS-PAGE对蜂蜜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蜂蜜中的蛋白进行分离,通过单一变量试验得出较优的电泳参数为:蛋白提取方法采用硫酸-钨酸钠法、上样量为20μg、分离胶浓度为12%。通过优化后的电泳条件对7种不同蜜源的天然蜂蜜和市售蜂蜜进行分离。结果分析得到天然蜂蜜中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0~80)ku范围内,蛋白条带在(6~12)条之间,且不同蜜源蜂蜜中的蛋白条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市售蜂蜜的条带数仅为(4~6)条,蛋白含量与同蜜源天然蜂蜜相比明显减少。最后,将天然蜂蜜中的主要蛋白条带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二级质谱(MALDI-TOF/TOF MS)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蛋白为来源于意大利蜜蜂分泌的MRJPs(Majoy Royal Jelly Proteins)家族蛋白。 李静媛 赵方圆关键词:蜂蜜 蛋白 SDS-PAGE 质谱 原花色素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影响 2023年 为探究一种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研发的可行性,本研究向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适量的原花色素,通过流变学、红外与拉曼检测、低场核磁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分析原花色素对凝胶形成时与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原花色素添加量为0.05~0.20 g/kg时,蛋白凝胶有更好的保水性,并可更长时间保存更多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2)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β折叠的浓度,使得凝胶具有更加稳定的二级结构;3)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的粘弹性,使得凝胶具有紧实的质感,更大的密度和更致密的孔径;4)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整体的抗氧化水平,使得凝胶在长时间存放中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学特性。综上,原花色素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生物稳定性,在储存时可更好的保护其生物活性,可对未来的食品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郑卓琦 李岩 李松艳 冯冠霖 李静媛关键词:原花色素 鸡胸肉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强度 蛹虫草花生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以花生为原料,利用蛹虫草菌通过发酵制得蛹虫草花生,之后通过考察蛹虫草花生添加比例、烘炒时间、料水比及加糖量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研制一款蛹虫草花生乳。结果表明,在当蛹虫草花生添加量为35%,110℃烘炒13 min,料水比为1:9,添加78 g/L绵白糖时,蛹虫草花生乳的感官性状最佳,呈均一稳定的乳黄色、有光泽、香气浓郁、甜味适中、口感爽滑、质地细腻。 孙明超 李静媛 朴美子关键词:花生乳 生产工艺 加热处理对蜂蜜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该研究测定了9种天然未加工蜂蜜及加工后(模拟蜂蜜的工业加热过程)蜂蜜中的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蜜源的天然蜂蜜中,4种酶的含量差异明显;加热过程会导致蜂蜜中4种酶含量显著降低。对于蜂蜜中各种活性酶的测定可为改良蜂蜜的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静媛 张莹 姜楠楠 赵方圆关键词:蜂蜜 酶活性 蓝莓酒降酸酵母筛选鉴定及能力测定 被引量:10 2017年 蓝莓酒酸含量过高会导致酒体不协调,以蓝莓果皮表面获取的菌种作为出发菌株,经过自然筛选和紫外诱变筛选,以降酸量为依据选出降酸效果显著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降酸量为5.2 g/L。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最终确定筛选菌株为酿酒酵母。该菌株能最大限度的将糖转化为酒精,转化率达91%,最终残糖为3.4 g、酒精度为7.2%vol,同时对糖、酒精也有良好的耐受性。筛选出的酿酒酵母实现了在发酵的同时进行降酸,这对于蓝莓酒业的发展来说提供了良好的酵母资源,也为微生物酿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李迪 李静媛关键词:微生物 蓝莓酒 浅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改革——以青岛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2016年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该文首先提出现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相应地提出了实践能力训练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李静媛 朴美子四个不同产区酿酒葡萄果皮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酿酒葡萄表皮上的天然微生物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香气与口感。以我国中、东部4个代表性产区的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果皮上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门水平,4个产区的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河北怀来、山东青岛和宁夏贺兰山产区的优势细菌为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而山东蓬莱地区则为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宁夏贺兰山地区的优势真菌为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而山东青岛和蓬莱地区则为短梗霉属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结果证实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上的优势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且属水平的差异高于门水平的差异,这可能与气候、水源、栽培等因素有关。 赵昱 李静媛 解万翠 赵宏伟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酿酒葡萄 赤霞珠 橡木片的添加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控制橡木片的不同添加量(1g/L、4g/L)和添加时间(酒精发酵前、陈酿前),研究了橡木片对葡萄酒品质产生的影响。运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成分,同时分析葡萄酒的理化性质,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后,橡木香气被浸提出,总酚含量和色调色度值升高,残糖含量降低,且添加浓度越高表现越明显。另外,在酒精发酵前添加橡木片可以更大程度使橡木片中的优良香气浸出到酒中,尤其是橡木内酯类和糠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酒香酵母的活动,减少4-乙基苯酚等不良气味的产生。综合各项指标和感官品评的结果说明,在酒精发酵前添加1g/L橡木片的酒样口感香气最佳。 刘凡 孙广玲 古焕娇 祝凯丽 李静媛关键词:葡萄酒 橡木片 香气 铜离子对酿酒酵母能量代谢及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以优良葡萄酒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汁模拟发酵体系,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浓度铜离子的作用下酵母的代谢特征。同时,从能量代谢(ATP、NADH/NAD+)、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了发酵过程中铜离子对酵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u^(2+)胁迫处理后葡萄糖和果糖的利用率以及乙醇的生成率降低,胞内ATP、NADH/NAD^+、核酸、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都比对照高。说明经Cu^(2+)胁迫处理后酵母的能量代谢受到抑制、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从而导致了糖和乙醇代谢的减缓以及部分酵母菌的死亡。 王拓远 阙斐 李芳芳 李静媛关键词:酿酒酵母 细胞膜 铜离子 代谢 原花色素的酶法改性及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研究 2017年 原花色素是一类具有C_6—C_3—C_6结构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但原花色素脂溶性差,阻碍了其在油脂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试验利用羧基酯化酶催化原花色素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得到乙酰基修饰的脂溶性原花色素。之后将修饰后的原花色素添加到大豆油中,考察其溶解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原花色素在油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同时,改性原花色素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要高于未改性原花色素和BHT,但略低于TBHQ。 李静媛 曲云 李爽关键词:原花色素 改性 油脂 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