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气压机轴封系统改造
- 1997年
- 针对一催化气压机封油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维修困难、封油跑损严重、运行费用超高等问题采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的专利技术——“蒸汽阻塞密封”对其进行了改造。
- 王忠滨庄须国张鑫
- 关键词:石油炼制富气压缩机轴封系统压缩机
- 江苏油田套管开窗侧钻井“一趟钻”技术
- 2023年
- 开窗侧钻井由于井眼尺寸小,设备、工具受限,实现“一趟钻”面临着更大挑战。通过分析侧钻井地质工程难点,开展“一趟钻”关键技术与工具研究。优化PDC钻头刀翼布局和流道的线性设计,增强钻头工具面稳定性及防泥包特性;优化螺杆设计,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提高输出功率,有利于提升水力清洁效果和轨迹调整的效率,确保“一趟钻”的实现。通过应用“一趟钻”钻井技术,7口井实现侧钻一趟钻完钻,钻井周期缩短90.2%。结果表明,江苏油田套管开窗侧钻井“一趟钻”技术能顺利实施,且提速效果显著,可为国内侧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 杨雪山蔡多卓窦正道魏秀乾张鑫
- 关键词:侧钻井高效钻头
- 石化企业照明箱进线断路器分断能力的选择
- 2015年
- 照明配电箱主进线断路器通常采用微型断路器,其分断能力的选择是以其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位置处的三相最大短路电流为依据,而短路电流又受到配电线路的长度、变压器的容量和阻抗电压等参数的影响。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通过上述参数的变化,计算得出一系列照明配电箱进线微型断路器处的三相最大短路电流,并以此为依据对照明配电箱主进线微型断路器分断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
- 张鑫
- 关键词:照明配电箱微型断路器阻抗
- 180℃液硅防气窜剂粒径优化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改善常规液硅防气窜剂在超深井中的防气窜性能,通过在原材料中加入白炭黑和增加砂磨机物理机械研磨等方式,对液硅防气窜剂进行了粒径优化并进行了性能对比评价实验,通过基本性能实验评价了其与水泥浆的配伍性,通过抗压强度、渗透率和胶结强度评价了水泥石的防气窜性能,利用XRD和SEM分析解释了180℃液硅水泥浆体系的防气窜机理。实验结果显示,粒径优化实验制得了平均粒径为300 nm的液硅防气窜剂,与水泥浆配伍性能良好,15%加量以上的液硅使得水泥石抗压强度长期稳定,渗透率小于0.02 mD,胶结强度大于4 MPa,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极大减少,微观水泥石结构从块状向条状和纤维状转变。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优化后的液硅防气窜剂适用于现有水泥浆体系,能够改善常规液硅防气窜剂在超深井中的应用效果。
- 张鑫魏浩光刘建丁士东周仕明
- 关键词:水泥浆防气窜微观结构粒径
- 在线核磁监测法优化裂缝性页岩油藏赋能渗吸吞吐工艺
- 2024年
- 赋能渗吸采油可以通过补充地层能量、置换等方式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已成为页岩油藏开发的重要技术。设计合理的赋能渗吸工艺参数,可以更高效地开发页岩油藏。通过4轮次赋能渗吸吞吐实验,利用在线核磁技术分析纳米级原油微观运移特征,优化了裂缝性页岩油藏焖井时间、赋能时机、吞吐轮次等赋能渗吸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首次焖井时间控制在12~15 d即可,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焖井时间应相应减少;吞吐3轮次后对采收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具有明显的有效轮次;压力下降至原始地层压力70%后,继续控压生产效果较差,需及时对地层进行补能,以保证页岩油井高效开发;赋能渗吸时不同液体注入量对采出油量有较大影响,注入量偏少,补充能量不充分,采出效果不佳;但由于储层渗透率极低,补充能量作用半径有限,补能流体量不能无限增加,一般达到压裂裂缝控制体积的0.4 PV左右即可。研究结果可为页岩油藏赋能渗吸工艺参数优选提供技术支撑。
- 陈洪才王彪李太伟张鑫朱杰戴志鹏孙敬李思辰
- 关键词:页岩油微裂缝
- 微生物吞吐技术现场应用及优化措施
- 2022年
- 江汉老区部分井投产后措施效果不理想,多因素分析是由于原油粘度高导致开发效果差。针对江汉老区部分稠油井区原油粘度高、地层能量不足、产能低三大问题,开展微生物吞吐技术研究。根据试验井的井口取样特征,通过与胜利工程院进行技术交流和室内反复实验,筛选出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岩石剥离性效果最优的微生物菌种与激活剂种类,采用段塞式、大排量的施工方式应用于实验井,同时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微生物吞吐技术的应用,为江汉油区稠油油藏的开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吴文静张鑫张潜梦
- 关键词:江汉油区稠油井微生物吞吐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远井储集体定量化表征及动用技术被引量:5
- 2021年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溶洞和裂缝,直接钻遇溶洞比例达50%。针对目前远井储集体特征认识模糊、动用难度大等问题,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及注水指示曲线、液面恢复曲线等资料,对远井储集体的规模、裂缝导流系数、地层能量进行定量化研究,形成了一套远井储集体参数定量化表征技术。基于远井储集体特征,运用酸化、高压注水、复合措施等方法提高对远井储集体的动用,并在塔河油田推广应用,高效井占75%以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梁健王栋张鑫付亚飞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塔河油田
-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鉴定及驱油性能被引量:4
- 2021年
- 从油田产出液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对其代谢产物分离提纯,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确定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其乳化性、界面张力、润湿性、驱油性等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环境因素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可使油湿岩心接触角由92°降至39°,对原油乳化效果好,界面张力低,洗油能力强,在pH 5.012.0、温度40120℃、盐度2%19%的条件下性能稳定,可在油藏环境中大量繁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张鑫时冠兰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油藏适应性
-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吸附滞留特性研究
- 2021年
- 通过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静态吸附可知:VES在不同矿物表面均存在吸附损失,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较小,而在蒙脱土和高岭土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同矿物表面吸附前后的界面张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界面张力整体进一步下降或维持同一水平,在蒙脱土和高岭土表面吸附后界面张力增大。由动态滞留研究可知:随温度升高,VES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滞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随注入浓度的增大,注入VES达到稳定后吸附滞留量整体呈增大趋势;随配制水矿化度增大,VES在岩心中的平衡吸附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在较低的注入速度下(小于0.5 cm^(3)/min),VES吸附滞留量随注入速度增加较显著,注入速度进一步增大后吸附滞留量略有下降;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吸附量表现为在较低渗透率(50 mD)时吸附滞留量较小,后急剧增大并保持平稳状态。
- 时冠兰余晓玲张鑫
- 关键词: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低渗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