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作品数:5 被引量:4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橄榄油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介绍了理论E C N 4 2甘三酯含量的计算方法,考察了测定实际E C N 4 2甘三酯含量的液相色 谱条件,研究了方法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建立了用于橄榄油掺伪鉴别的实际与理论E C N 4 2甘三酯 含量绝对差值( AECN 42)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38 DC ,流动相为丙酮/ 乙腈(50:50, V/V ) ,流速:1.5 m L / m i n时,色谱分离效果好, E C N 4 2甘三酯含量重复性好,R S D 小 于1%,再现性&良好(0.02-0.11),为我国制定相应国家标准方法提供了依据. 张冰 张蕊关键词:橄榄油 掺伪 甘三酯 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ECN42)在橄榄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了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ECN42)鉴别橄榄油是否掺有籽油(富含亚油酸)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待测橄榄油中掺有5%(m/m)以上的高亚油酸籽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时,ECN42明显... 张蕊 张冰关键词:橄榄油 掺伪检测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36 2018年 建立了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单、快速、高效地检测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植物油经乙腈-水-乙酸(84∶15∶1,V/V)提取并离心后,上清液用水1∶1(V/V)稀释,高速低温离心去除油脂,过膜后,加入稳定同位素内标补偿基质效应干扰,以五氟苯色谱柱为分离柱,用甲醇和含有0.1%(V/V)甲酸的1 mmol/L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植物油中的16种真菌毒素。16种真菌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检出限为0.1~66.7μg/kg,定量限为0.3~200.0μg/kg。4种不同植物油基质中,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4.2%~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0.3%~13.9%。采用本方法检测了市售38个植物油样品中的真菌毒素。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检测。 吴宇 叶金 张冰 王松山 李丽 黎睿 李森 崔华 谢刚 王松雪 李小明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植物油 真菌毒素 粮油检验 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差值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油脂中实际等效碳数42 ( ECN42HPLC)甘三酯含量与理论等效碳数42 ( ECN42理论)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橄榄油,适用于检测各类别橄榄油中是否掺有少量籽油(富含亚油酸)。 张蕊 薛雅琳 张冰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1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5 2018年 建立了同时测定植物油中11种多环芳烃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样品使用环己烷溶解,经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得到的洗脱液氮吹后使用乙腈复溶,通过PAHs专用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在0. 5~2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11种组分加标回收率在63.5%~118.6%,相对标准偏差1.4%~18.2%,最低检出限为0.03~1.50μg/kg,定量限为0. 10~5. 00μg/kg。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快速准确测定。 张冰 张蕊 叶金 吴宇 轩志宏 谢刚 王松雪 马海华关键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植物油 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