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凌志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时间分辨荧光
  • 1篇时间分辨荧光...
  • 1篇吡咯
  • 1篇脱氧
  • 1篇脱氧胞苷
  • 1篇菌素
  • 1篇光谱
  • 1篇发夹
  • 1篇发夹结构
  • 1篇放线菌素
  • 1篇放线菌素D
  • 1篇胞苷
  • 1篇NOE

机构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1篇张旭
  • 1篇孙凌志

传媒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多种方法研究6-吡咯脱氧胞苷的发夹结构
2016年
为更好地了解DNA发卡结构在生物学上的功能,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和2D-NOE NMR谱确定6-吡咯脱氧胞苷(6PdC)的二级结构,用滴定曲线测定7-氨基放线菌素D(7AAMD)滴定DNA的Kd值,并用Z-DOCK方法计算7AAMD与DNA的绑定位置。结果显示,6PdC的表观时间分辨寿命为1.44ns,而7-吡咯脱氧胞苷(7PdC)的该寿命为2.81ns;在2D-NOE NMR谱中处于H8/H6区域的交叉峰,除了处于7,8,9,10位上的脱氧胞苷(dC)的NOE很弱甚至难以观察到外,其他的dC的NOE交叉峰很强,并且可以很好地归属;滴定曲线显示AACC4,7PdC,6PdC,AACC4-comp等与7AAMD的Kd值分别是0.1,0.31,0.46,0.57;Z-DOCK计算结果显示7AAMD的平面多环插入发夹环。研究结果说明DNA的结构决定7AAMD与自身亲和力的强弱,而吡咯脱氧胞苷(PdC)的空间位阻的影响有限;揭示7AAMD可能通过与启动子或增强子的发夹部位结合抑制或减弱原癌基因的转录水平,达到抗癌作用。
孙凌志张旭
关键词:发夹结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