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雪鸥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山羊
  • 4篇黑山羊
  • 3篇遗传多样性研...
  • 2篇牦牛
  • 2篇线粒体
  • 2篇AFLP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雄性不育
  • 1篇杂种
  • 1篇杂种后代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犏牛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西藏牦牛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系统进化关系

机构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攀枝花市农林...

作者

  • 7篇钟金城
  • 7篇姜雪鸥
  • 4篇李娜
  • 3篇武志娟
  • 3篇万洁
  • 2篇杨鹰
  • 1篇陈明华
  • 1篇陈智华
  • 1篇张利亚
  • 1篇李娜
  • 1篇张利亚

传媒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藏牦牛12SrRNA基因全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以西藏11个地区的牦牛类群共计110头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首次从耳组织总DNA中扩增出了线粒体12SrRNA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长962~965bp;序列分析表明12SrRNA基因有较高的进化速率,11个地区的牦牛品种同源性相对较高;对11种类群的牦牛及亚洲水牛、非洲水牛、欧洲野牛和家牛四种牛亚科的12SrRNA基因序列建立NJ和ME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巴青牦牛、丁青牦牛、江达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康布牦牛与桑日牦牛的亲缘关系最近。
姜雪鸥钟金城
关键词:DNA
攀西黑山羊群体的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随机片段长度多态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了四川省攀枝花市及其周边地区的5个黑山羊品种(类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黑山羊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供...
李娜杨鹰万洁韦雷飞钟金城武志娟姜雪鸥
关键词:山羊
攀西地区黑山羊mtDNA D-loop区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对攀西地区9个黑山羊类群线粒体mt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及系统进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群体间共有多态位点178个,单一多态位点47个,简约信息位点131个,平均核苷酸歧义度为0.03500,有53种单倍型,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而通过构建黑山羊系统树可以看出,9个类群黑山羊明显分为3支系,即支系A~C。进而揭示黑山羊是多母系起源。
姜雪鸥杨鹰万洁韦雷飞钟金城李娜
关键词:黑山羊线粒体DNAD-LOOP多态性
牦牛及杂种后代犏牛的TSPY基因克隆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克隆测序了牦牛、犏牛TSPY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TSP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954bp,编码317个氨基酸,牦牛与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犏牛与牦牛、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99.79%,杂交后代犏牛与亲本序列差异表现在第113位核酸位点发生了改变(T→T→C),导致第38位氨基酸发生变化(V→V→A)。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含有TSPY家族典型的SET/NAP保守结构域,与人、鼠TSPY蛋白结构域一致,推测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在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调节。
张利亚陈智华钟金城姜雪鸥李娜
关键词:牦牛犏牛雄性不育
mi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来,miRNA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miRNA在真核和原核生物中的功能,以及miRNA的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等预测和鉴定方法,并阐述了miRNA研究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姜雪鸥钟金城
关键词:MIRNA生物信息学
5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攀枝花地方黑山羊、建昌黑山羊、云岭黑山羊、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5个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129~0.7646之间,均为高度多态位点;5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05~0.6856,平均杂合度(H)在0.6985~0.7371之间,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296,说明群体间的变异仅为2.96%,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攀枝花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2个群体之间的Nei氏遗传距离最大(D=0.1286),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0.0365);NJ聚类图中,攀枝花黑山羊、建昌黑山羊和云岭黑山羊聚为一类,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群体的地理分布较为一致。
武志娟陈明华万洁韦雷飞钟金城李娜姜雪鸥
关键词:黑山羊微卫星
攀西黑山羊群体的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采用随机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了攀西地区的5个黑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5对引物共扩增出1003条多态条带,多态频率平均为99.01%,5个黑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136~0.2131,其中建昌黑山羊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1346),攀枝花黑山羊次之(0.1329),乐至黑山羊最低(0.1101)。5个群体遗传距离范围为0.0062~0.0281,攀枝花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R=0.0062),云岭黑山羊与攀枝花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次之(DR=0.0128),乐至黑山羊与金堂黑山羊间遗传距离最大(DR=0.0281),金堂黑山羊与其它4个类群遗传距离较大(DR=0.0173-0.0281),说明攀枝花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云岭黑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乐至黑山羊与金堂黑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远,金堂黑山羊与其它4个类群遗传距离均比较远。聚类结果与群体地理分布、生态条件差异情况基本一致。
李娜杨鹰万洁韦雷飞钟金城武志娟姜雪鸥张利亚
关键词:黑山羊A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