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琳雄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测
  • 2篇地气测量
  • 2篇断层
  • 2篇隧道
  • 2篇二郎山隧道
  • 2篇SEM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成因
  • 1篇电站
  • 1篇东昆仑
  • 1篇东昆仑山
  • 1篇东昆仑造山带
  • 1篇断层活动
  • 1篇断层活动性
  • 1篇断裂活动性
  • 1篇隐伏
  • 1篇隐伏断裂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成因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作者

  • 6篇周琳雄
  • 4篇王道永
  • 3篇吴德超
  • 3篇李友余
  • 1篇云锟
  • 1篇张墨思
  • 1篇肖雄
  • 1篇尹建华

传媒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气测量在二郎山隧道隧址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地气测量方法,探测二郎山隧道隧址区内的隐伏断裂。通过处理和对比分析该地区内5条典型剖面的测量数据,有效判定断裂是否存在及其在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等部分几何特征,并分析了隐伏断层地气元素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二郎山隧道隧址区推测断层的测线上存在地气异常,且其显示出良好的异常与构造的对应性;与成岩关系较密切的La、Ce、Nd、Sm、Y、Cd、Cu、Zn、Sr、Pb等元素灵敏度高、峰值明显,均能较好地反应隐伏断裂的存在;地气异常的高低与断层切割深浅和断层活动性存在一定的联系。
李友余王道永吴德超周琳雄
关键词:地气测量隐伏断裂二郎山隧道
四川省得荣县某矿区滑坡群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主要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得荣县某矿区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地层特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基础上,理清了矿山地质灾害组成特征、规模、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并着重剖析了各灾害体的成灾机理。
周琳雄郑科郝娇王飘
关键词:地质灾害成因
东昆仑山中段布尔汗布达山地区断裂特征及昆中断裂带南界讨论被引量:4
2021年
布尔汗布达山西南缘属东昆仑造山带腹地,新太古代以来区域构造作用强烈。中二叠世,随着东昆仑地区多岛洋盆依次关闭,研究区形成数条近于平行的EW向深大断裂组合,构成昆中断裂带主体格架。通过研究分析与断裂相关的地形地貌、遥感影像、地球物理、岩石地层、变形变质、断裂结构组成、显微构造等,总结出主要断裂特征,并梳理了区内构造格架,针对尚未统一认识的昆中断裂带南界问题进行探讨,最终认为温冷恩断裂属昆中断裂带南界断裂。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地质问题分析提供了依据。
周琳雄尹建华王勇郑科张国忠邓志龙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缅甸其培水电站恩梅开江断裂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综合野外地质调查、氡气测量、石英形貌扫描(SEM)等资料,认为恩梅开江断裂中-晚元古代为一条韧性剪切带,但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了脆性变形,表现为一条由多条脆性断层叠加于韧性剪切带的断裂带。断裂新构造活动期主要集中在上新世到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活动性较弱,对水电站工程建设影响微弱。
肖雄王道永周琳雄
关键词:活动断层氡气测量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隧址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活动性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野外对断裂的调查、ESR测年、石英形貌扫描(SEM)、断层气测量等资料,结果表明,二郞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均无活动性,对工程建设基本无影响;隧址区内的挤压破碎带影响了岩体的完整性,工程中应主动避让或采取措施稳固岩体。
周琳雄王道永吴德超李友余云锟张墨思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ESR测年二郎山隧道
四川二郎山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二郎山地区横跨康滇地轴、龙门山造山带2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地处3个不同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地质背景复杂,褶皱、断裂比较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技术及遥感测量技术等地质填图手段,将研究区按沉积建造、变形型式、地质演化等方面将其划分为东部沉积盖层变形岩块和西部基底变形岩块2个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为8个次级单元。阐明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研究区及周边的形成与演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区域内的地质研究工作。
李友余王道永吴德超周琳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