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原子分子在Ni(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进行结构优化,研究了S、C、H、N、O原子,N2、NO、NH3等分子,CH3、CH2、CH、OH、NCO等自由基在Ni(111)表面的吸附。现有计算结果如下:S、O、N、...
- 周丽娜杨娟王萌萌王兴艺何朝政李根全
- 文献传递
- CH_4在Ir(111)表面吸附和解离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在0.25 ML的覆盖度下,研究了CH4在Ir(111)表面的吸附及其解离行为。结果表明:在Ir(111)表面上,CH4、CH3、CH2、CH和C原子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分别为顶...
- 王萌萌王兴艺周丽娜杨娟何朝政李根全
- 文献传递
- 原子在Au(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4年
- 采用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进行结构优化,系统研究了H、O、N、S和C原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能、稳定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及扩散能垒等信息.现有计算结果如下:C、S、O、N和H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均为Fcc空位,吸附能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
- 何朝政周丽娜徐秀梅仲志国冷玉敏蒋华龙付玲李根全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AU(111)表面原子第一性原理
- 原子分子在Ni(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进行结构优化,研究了S、C、H、N、O 原子,N2、NO、NH3 等分子,CH3、CH2、CH、OH、NCO 等自由基在Ni(111)表面的吸附.现有计算结果如下:S、O...
- 周丽娜杨娟王萌萌王兴艺何朝政李根全
- 原子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在0.11 ML的覆盖度下,研究了H、N、O、S和C原子,N2、NH3、CO和NO分子,NCO、OH、CH、CH2和CH3自由基在Cu(111)表面的吸附。现有结果如下:NH3和CH...
- 杨娟周丽娜王兴艺王萌萌何朝政李根全
- 文献传递
- CH_4在Cu(110)表面吸附和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CH4在金属Cu(110)表面的吸附和解离机理。结果表明CH4的最稳定吸附位置是顶位,对应的吸附能是-0.54 e V。CH3、CH2和CH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分别是短...
- 王兴艺王萌萌杨娟周丽娜何朝政李根全
- 文献传递
- CH4在Ir(111)表面吸附和解离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在0.25 ML 的覆盖度下,研究了CH4在Ir(111)表面的吸附及其解离行为.结果表明:在Ir(111)表面上,CH4、CH3、CH2、CH 和C原子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分别...
- 王萌萌王兴艺周丽娜杨娟何朝政李根全
- 原子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在0.11 ML 的覆盖度下,研究了H、N、O、S和C 原子,N2、NH3、CO 和NO 分子,NCO、OH、CH、CH2 和 CH3 自由基在Cu(111)表面的吸附.现有结果如下...
- 杨娟周丽娜王兴艺王萌萌何朝政李根全
- CH4在Cu(110)表面吸附和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CH4 在金属Cu(110)表面的吸附和解离机理.结果表明CH4 的最稳定吸附位置是顶位,对应的吸附能是-0.54 eV.CH3、CH2 和CH 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分...
- 王兴艺王萌萌杨娟周丽娜何朝政李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