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书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金融
  • 5篇银行
  • 3篇银行风险
  • 3篇银行风险承担
  • 2篇企业
  • 2篇企业异质性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金融化
  • 2篇金融支持
  • 2篇经济金融
  • 2篇经济金融化
  • 1篇贷款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地方法人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模型
  • 1篇行风
  • 1篇银行体系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三明学院

作者

  • 10篇吴书斌
  • 2篇耿直
  • 1篇施永
  • 1篇蔡朝阳
  • 1篇张宏波

传媒

  • 3篇中国金融
  • 3篇福建金融
  • 2篇区域金融研究
  • 2篇当代金融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24年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通过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加大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以下简称三明市分行)紧紧围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守正创新,探索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路径,引金融“活水”流向青山绿水,取得显著成效。
耿直吴书斌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创新国务院办公厅
美国存款保险保障启示被引量:3
2020年
20世纪30年代,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冲击下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次年正式实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长期实践中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吴书斌江春明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体系美国国会经济危机美国存款保险《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维度研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较大;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弱于紧缩货币政策的抑制作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提高会促进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同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当中具有反向调节效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农商行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最小。为此,建议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兼顾传导效果的异质性;增强对宏观经济动态预警和应对能力;银行要提升风险识别水平和冲击应对能力。
吴书斌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风险动态面板模型
加大林业碳汇发展金融支持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立足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林业碳汇方法学研究与项目开发,率先完成首单福建林业碳汇(FFCER)交易,创设林业碳票制度,拓展林业碳汇空间。人民银行三明市中支(以下简称三明中支)积极融入地方绿色发展格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碳金融相关的产品服务创新,提高林业碳汇项目融资和风险保障水平。
耿直吴书斌
关键词: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林业碳汇森林资源融资碳金融
转型金融支持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研究
2024年
文章总结国际上转型金融支持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经验,结合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现状,剖析转型金融支持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实践及面临的堵点,提出完善转型金融支持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涵盖钢铁行业的全国碳交易市场、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针对转型项目实施差异性支持政策等建议。
张宏波蔡朝阳吴书斌
关键词: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基于SVM模型的地方法人投保机构风险预警研究
2020年
文章基于某市地方法人投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构建了地方法人投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集辖内19家地方法人投保机构2015年一季度至2019年二季度18个时期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据此量化单体机构的风险综合值,并运用机器学习中的SVM模型对单体机构进行风险预测。研究表明,文章构建的地方法人投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辖内机构实际面临的主要风险,实现了以较少的指标来映射机构的风险实际;样本期间农信社系统风险较大,但呈现出改善之势,村镇银行的风险呈劣化之势,大部分机构处于风险状态;以SVM模型预测地方法人投保机构风险具有一定可靠性,其风险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较高,可用来指导地方法人投保机构的风险预警工作。文章进而提出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金融风险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
施永吴书斌
关键词:风险预警主成分分析SVM模型
经济金融化、企业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研究
2020年
本文运用中国数据构建经济金融化指数,以此衡量我国经济金融化的态势及波动。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指数能够较好反映我国经济金融化情况,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稳步上升,兼具阶段性波动,这与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宏观政策紧密联系。本文运用所构建的经济金融化指数、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其他宏观数据,研究了经济金融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U型影响机制,即经济金融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过度经济金融化则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同时经济金融化对全国性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比较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坚持适宜性,防止过度的经济金融化;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业审慎监管;审慎推进金融业改革,防止实体经济“泛金融化”等针对性建议。
吴书斌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企业异质性银行风险承担主成分分析
经济金融化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吗?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运用我国数据构建经济金融化指数,以此衡量我国经济金融化的态势及波动。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指数能够较好反映我国经济金融化情况,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稳步上升,兼具阶段性波动,这与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宏观政策紧密联系。本文还运用所构建的经济金融化指数、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其他宏观数据,进一步研究了经济金融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U型影响机制,即经济金融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过度经济金融化则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同时经济金融化对全国性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比较显著。
吴书斌叶翠红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企业异质性银行风险承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冲击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基于2005年1季度至2021年2季度数据,从金融稳定来源出发,选取13个基础指标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进一步运用SV-TVP-VAR模型研究内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冲击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金融稳定运行呈现总体下降、局部振荡的变化特征且3个阶段性特征明显,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下探至最低点。从溢出效应看,内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会产生相互溢出,但输入效应大于输出效应。从冲击效果看,内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均会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但存在冲击强度、影响时滞方面的结构性差异。
吴书斌
关键词:金融稳定经济增长
基于D-GMM方法的金融发展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来自金砖五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考察银行业总体不良贷款率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扩展,运用D-GMM方法估算模型方程。研究发现:一是强化银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优化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助于本国或本地区不良贷款率下降。二是前期不良贷款率对当期不良贷款率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三是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有助于提高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四是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有助于强化资产质量,降低依赖利息收入的贷款产生不良的概率。五是规模较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规模效应和管理优势,同时资产基数大也会降低不良贷款率。研究结果为我国有效管控不良贷款带来了启示。
吴书斌
关键词:不良贷款率金融发展金砖国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