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湖北老河口历史城镇与建筑研究
- 2013年
- 该本文通过分析老河口古城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揭示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古城形成与演变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阐述古城两次"依旧布新"的城址变迁过程,以及所形成的"两城共岸,南北分置"的整体格局,分析出老河口古城整体空间形态特征;通过对比新旧两城街巷空间形态之间的差异,以及研究古城内极具代表性的军事、教育、居住等历史建筑的营建特色,总结出老河口古城的地域建筑特色。
- 刘炜刘伯山刘鑫
- 关键词:历史建筑
- 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对围岩损伤及渗流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深埋岩溶隧道开挖会造成围岩特殊的损伤破坏形式,并且损伤区也会影响围岩渗流场及隧道边界的涌水状况,对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围岩的损伤及渗流特性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爆破开挖对深埋岩溶隧道围岩损伤及渗流的影响规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嵌入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方程式进行计算,采用解析法计算了简化条件下岩溶隧道开挖时围岩的应力分布,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解析法与数值法计算的围岩应力分布有一致性,爆炸荷载使靠近溶洞侧隧道肩部及脚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爆破后会在隔水岩柱形成“齿”状损伤区,同时引起肩部及脚部区域流速的增加,其可作为判断溶洞方位的参考依据;溶洞净距减小、洞径及水压增加会引起“齿”延伸倾角及最大涌水位置变化、隧道边界涌水量的增加,可根据“齿”延伸方向判断损伤区检测的合理方位,根据最大涌水位置变化、隧道边界涌水量的变化,合理调整涌水防治措施强度及重点防治部位。研究成果可为溶洞位置判定、隧道损伤区检测以及边界涌水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 罗忆邓运辰林城余亚桥刘鑫龚航里李新平
- 关键词:深埋隧道溶洞
-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 2016年
- 该文结合镇平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分析出区域政治、交通、山水等要素对老城选址的影响,并由此切入,探究镇平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以相关文献、史料及历史图片为基础,还原其"东西对称,矩形方正"的城垣形态、"三横四纵,棋盘分隔"的街巷空间、"主街分布、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由此发掘镇平古城的营建文化。
- 刘炜刘鑫
- 关键词:历史城镇历史建筑
- 礁灰岩锚固体系界面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拉拔和推出试验开展了不同龄期礁灰岩锚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研究,结合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动力扰动下礁灰岩锚固体系中锚杆-砂浆(B-M)界面、礁灰岩-砂浆(R-M)界面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B-M和R-M组合体在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随着冲击气压的增大,界面强度劣化效应发展速率逐渐增加,且随着养护龄期从1d增加至7d, B-M和R-M组合体界面强度受冲击气压的影响显著减小;与此同时,分别建立了B-M和R-M组合体的界面强度损耗率与冲击气压和养护龄期之间的关系式,发现动态冲击荷载对界面强度劣化起主导作用,在养护后期,B-M界面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强于R-M界面;静力拉拔作用下,礁灰岩锚固体系的破坏更易发生于R-M界面。
- 罗忆刘鑫李陈龚航里裴晨浩邓运辰
- 关键词:养护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