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作品数:5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眉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析经阴道B超对宫颈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宫颈浸润癌患者接受阴道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浸润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5月30日-2017年5月30日,其均接受B超进行检查,根据其B超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 何丽娉 刘怡 徐颖 陈燕华关键词:阴道B超 宫颈浸润癌 眉山地区正常胎儿超声测量NT厚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眉山市及周边地区孕11~13周^(+6)正常单胎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的超声测量的正常参考值。方法连续性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11~13周^(+6)正常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参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的关于胎儿NT厚度的测量标准,对胎儿进行超声NT厚度测量,计算正常参考值。结果该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正常单胎胎儿1015例;其中男胎528例(52.1%),女胎487例(47.9%);孕妇年龄(28.0±7.0)岁。采用正态分布法(x±1.96 s)计算胎儿NT厚度正常值为:NT=(1.74±0.60)mm,95%参考值范围为:0.564~2.916 mm。NT厚度在不同性别胎儿之间存在差异(t=3.761,P<0.01),不同孕妇年龄的胎NT厚度平均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1,P<0.05),两两比较发现,≥35岁年龄孕妇胎儿NT厚度大于其他年龄段(与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均P<0.05)。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眉山地区妊娠早期(孕11~13周^(+6))正常单胎胎儿的NT厚度参考值范围。 刘怡关键词:超声检查 正常参考值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35例超声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确诊的3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粘液腺癌9例、腺癌5例、类癌21例。2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10例(38. 5%)表现为右下腹有混合型肿块,阑尾回声增粗、管壁回声减低,外径1. 2~1. 5cm; 6例(23. 1%)显示腹腔内弥漫有大量条索及片状强回声和中等回声。9例行腹部CT检查,均表现为右下腹肿块物,肿块直径0. 7~3. 6cm,平均大小(1. 8±0. 9) cm; 6例(66. 7%)显示阑尾壁增厚、壁内有钙化灶,最大厚度0. 4~1. 4cm,平均厚度(0. 8±0. 2) cm。25例(71. 4%)白细胞升高[(11. 2~24. 8)×109/L],18例(51. 4%) CEA升高[(8. 1~18. 7)μg/L],7例(20. 0%)CA125升高[(38. 2~62. 5) U/m L],6例(17. 1%) CA19-9升高[(40. 8~60. 6) U/m L]。术后随访8~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阑尾类癌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死亡;粘液腺癌2例出现复发或转移(2/8,25. 0%),1例死亡;腺癌患者1例复发(1/5,20. 0%),无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应结合超声和CT资料,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明确诊断,临床医生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 刘怡 何丽娉 胡福长 王丹 胥钱平 周军关键词:阑尾 恶性肿瘤 超声表现 胃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78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胃超声造影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超声对胃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的价值。结果78例中,常规超声表现为胃壁明显增厚71例,最大厚度10~22 mm,病变最大直径21~85 mm,边界清晰;增厚胃壁回声减低,血供丰富。胃癌组织的最小流速(EDV)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最大流速(PSV)、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超声造影胃癌组织的达峰显影时间(AT)、峰值强度(PI)显著小于癌旁组织(P<0.001)。胃癌超声造影中无T0与T1病例,胃超声造影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6%,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超声造影在胃癌的诊断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提高术前诊断与TNM分期的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 何丽娉 刘怡 黄敏 胡福长关键词:超声造影 胃癌 术前诊断 T分期 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MBC,且有完整超声检查资料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MBC)超声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信号Adler分级、弹性评分等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在肿瘤部位、边缘、瘤内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瘤内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BC和MMBC超声特征和肿瘤良恶性诊断方面存在差异,PMBC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因此,高龄女性乳腺内发现中等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突向脂肪层膨胀性生长且弹性评分较低、RI较高的肿块时,超声医师应考虑到黏液癌的可能。 张锐利 刘怡 王丹 胡福长 何丽娉 吴雪梅 文晓蓉关键词:乳腺黏液癌 超声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