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美洁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槐杞黄颗粒
  • 2篇急性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亚群

机构

  • 5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5篇王丽
  • 5篇温丽
  • 5篇全美洁
  • 3篇贾丽媛
  • 2篇翟小颖
  • 2篇梁玉丽
  • 2篇王嘉敏
  • 1篇安娜

传媒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疗效及对出血与淋巴细胞亚群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出血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ITP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rhTPO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5、7、14 d的血小板计数(PLT)化情况。检测患儿的凝血功能指标[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A组的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3、5、7、14 d后PLT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APTT、FI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A组,CD8+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ITP患儿疗效较好,能在短时间内提高PLT水平至正常范围,同时调节淋巴细胞亚群趋向平衡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玉丽王丽温丽贾丽媛李华利张策全美洁李文梓赵艳荣杨明丽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槐杞黄颗粒淋巴细胞亚群
补充维生素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A(Vit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6例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itA补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贫血状况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咳嗽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gM、IgA、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持续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辅用VitA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症状,缩短治疗进程,加速患儿康复。
贾丽媛王丽钱增丽温丽翟小颖全美洁李文梓杨明丽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A免疫功能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60例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初始剂量25 mg/d,随后根据血小板计数(PLT)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LT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患儿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梁玉丽王丽温丽马夫天李华利全美洁李文梓赵艳荣安娜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血小板计数CD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103例接受化疗的ALL患儿设为ALL组,34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LL组初治时、化疗结束时、化疗后3个月T细胞亚群。化疗结束时采用PCR检测HCMV病毒,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T细胞亚群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ALL组(初治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时共18例患者HCMV病毒检测为阳性,感染组化疗结束时CD3^+、CD4^+、CD4^+/CD8^+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危险度是ALL患儿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AOR=1.543,95%CI:1.213~1.809,P=0.028),而CD3^+、CD4^+、CD4^+/CD8^+、最低PLT是HCM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ALL自身以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增加了HCMV感染风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HCMV感染可能互为因果。
温丽王丽翟小颖贾丽媛全美洁王嘉敏李文梓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细胞免疫HCMV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毛霉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方法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毛霉菌病的病例情况,探讨这种检测方法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毛霉菌病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于河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的7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转归。结果7例患儿中6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均经过mNGS检测出毛霉菌感染,其中1例为肺脑型,6例为肺型,经治疗,1例死亡,2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mNGS检测方法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毛霉菌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文梓朱华全美洁王丽温丽王嘉敏李华利赵艳荣杨明丽孟宪彬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肺毛霉病颅内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