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芳菲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名利场
  • 3篇《名利场》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异化
  • 2篇归化
  • 2篇翻译
  • 1篇动态对等
  • 1篇动态对等理论
  • 1篇对等
  • 1篇对等理论
  • 1篇译本
  • 1篇诗学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学翻译
  • 1篇奈达
  • 1篇翻译策略

机构

  • 2篇铜陵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龙芳菲

传媒

  • 2篇铜陵学院学报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多元系统理论简析杨必译《名利场》
2012年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作为整个文学系统的子系统在整个文学系统理论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无可避免的地会因为受到整个系统中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到翻译文学的种类以及作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从来都不是绝对孤立地存在于翻译作品之内,而是杂合在一起。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以《名利场》为例本文分析了译文的翻译策略是怎样受到其他因素地影响。并提到未来选择翻译策略的趋势。
龙芳菲
关键词:归化异化
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被引量:5
2006年
从20世纪60年代奈达因《圣经》翻译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到现在,拥护和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过。其拥护者更是声称其具有普遍指导作用,适合任何类型的翻译。但大量例举证明在很多场合“动态对等”理论并不能发挥作用。
龙芳菲
关键词:动态对等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对《名利场》两译本的研究
龙芳菲
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策略的操控——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
2012年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盛行,翻译理论和实践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特别是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的提出,更是确立了翻译研究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其中意识形态、诗学成为了影响翻译全过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其中以翻译策略的取舍最能说明问题。文章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个角度分析了杨必译《名利场》中的翻译策略。
龙芳菲
关键词:意识形态诗学归化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