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然
-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被引量:12
- 2009年
- 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可以改善滨海盐土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密度、pH值和盐分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研究得出,秸秆施用量为3600kg/hm^2及有机肥施用量为1200—3600kg/hm^2时,对滨海盐土结构、盐分及pH等理化性质的综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 王丽娜陈金林梁珍海陈菲然王利民赵好薛丹
- 关键词:有机肥滨海盐土理化性质
- 盐分处理对滨梅根际微域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盐处理对滨梅(Prunus maritima)根际和根内营养元素相对质量分数及其分布的影响,揭示根-土界面微域养分的吸收、累积与亏缺状况,为植物耐盐机理和盐土改良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根际0-100μm范围内,9g/L处理的Na、Mg、Ca、Zn均呈明显亏缺状况,K、Cl亏缺不明显,而Fe则出现明显累积。随NaCl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Na、Mg吸收量增多,而Cl、Ca、Fe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盐分下滨梅吸收Cl、Ca等元素较多,植物长势较好,但质量浓度过高则吸收Na、Mg较多,不仅影响细胞的扩张性能,而且造成生理缺水,引起植物伤害。因此,Na、Mg吸收累积可能是引起植物盐害的主要原因。
- 王利民陈金林陈菲然梁珍海薛丹赵好
- 关键词:盐胁迫滨梅根际微量元素
- 黄麻对江苏东台滨海盐土的改良效应被引量:4
- 2009年
- 以种植黄麻1 a,2 a和邻近未种黄麻(对照)的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种植黄麻对滨海盐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良效应,为滨海盐土改良提供进一步依据。结果表明:种植黄麻1 a,2 a后,土壤密度分别比对照减小5%和11%,有机质增加10%和19%,全盐减少43%和52%,pH下降3%和7%;同时,蛋白酶活性比对照增加92%和223%,脲酶增加14%和98%,过氧化氢酶增加75%和128%,磷酸酶增加147%和787%,而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减少17%和19%;土壤微生物总数比对照增加10倍和46倍,其中真菌增加3倍和4倍。因此,种植黄麻可以降低滨海盐土盐分,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酶和微生物活性,是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生物措施。
- 王利民陈金林梁珍海陈菲然王丽娜赵好薛丹
- 关键词:黄麻滨海盐土理化性质微生物
- 盐碱土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9
- 2010年
- 盐碱土因其含盐多、pH值高、结构差、肥力低等特点,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了土壤母质、质地、地形、新构造运动、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等盐碱土主要成因,分析了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措施,即耕作施肥、覆盖技术、水利措施、化学措施、电磁改良等非生物技术和种质资源筛选、远缘杂交培育、基因工程培育等生物技术;建议进一步完善区域盐分预报系统和发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
- 王利民陈金林梁珍海陈菲然王丽娜薛丹赵好
- 关键词:土壤学盐碱土
- 黄麻秸秆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改善滨海盐土质量,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秸秆与有机肥配施分别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 600 kg/hm2秸秆施用量分别与有机肥施用量为2 400、3 600 kg/hm2配施时对土壤生物性质改良效应较为明显,土壤脲酶分别比对照增加53%和98%、蔗糖酶增加700%和825%、过氧化氢酶增加49%和65%、磷酸酶增加99%和161%、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了5.8、9.5倍,其中,真菌增幅较大,两种方式下分别增加55.1、90.8倍。说明秸秆与有机肥配施能明显提高滨海盐土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生物学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 王利民陈金林梁珍海陈菲然王丽娜赵好薛丹
- 关键词:有机肥滨海盐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