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龙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气压
  • 2篇连铸
  • 1篇叶轮
  • 1篇双金属
  • 1篇铜包铝
  • 1篇网格
  • 1篇网格划分
  • 1篇线材
  • 1篇离心铸造
  • 1篇接口
  • 1篇接口方式
  • 1篇金属
  • 1篇包铝
  • 1篇PROCAS...
  • 1篇PROCAS...
  • 1篇

机构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赵永龙
  • 2篇吴春京
  • 2篇臧勃林
  • 2篇梁贺
  • 1篇游龙
  • 1篇王自东
  • 1篇张伟
  • 1篇陈瑞峰
  • 1篇高颖

传媒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ProCAST软件叶轮离心铸造计算机模拟前处理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ProCAST软件,对典型铜铸件叶轮的离心铸造充型和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进行前期处理。通过对PRO/E与ProCAST接口方式的探讨,叶轮工艺的设计,以及模拟相关参数准确的设置,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机模拟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高颖王自东赵永龙游龙张伟陈瑞峰
关键词:PROCAST叶轮接口方式网格划分
铅包锡双金属气压充芯连铸复合界面研究
2011年
选用低熔点的铅和锡为材料,采用"气压充芯连铸"工艺,制备出外层铅直径为12 mm,内层锡直径为8 mm的铅包锡双金属复合棒坯。设计了铅液浇注温度、连铸速度和充气压力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影响双金属连铸坯复合界面的因素进行了原理性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铅液浇注温度为375℃,连铸速度为10 mm/min,充气压力为0.03 MPa时,连铸坯复合界面过渡层明显,表面质量良好,包覆层厚度均匀,实现了冶金结合。
梁贺赵永龙臧勃林吴春京
关键词:双金属连铸
铜包铝气压连铸成形工艺被引量:2
2011年
在自制的铜包铝气压连铸成形设备上,成功地连铸出内径为8mm,铜层厚度为2mm的小尺寸铜包铝双金属连铸复合棒坯。复合棒坯连续稳定,表面质量良好。经扫描电镜观察和剪切强度测试,发现铜包覆层厚度均匀,内部铜铝界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扩散边界,内外层金属实现了有效结合。经过后续拉拔加工,成功制备出外径为0.95mm的铜包铝复合线材,经测试,其退火后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08.43MPa,13.44%,2.454×10-6Ω·cm。
臧勃林赵永龙梁贺吴春京
关键词:连铸铜包铝线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