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龑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再生水的生物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西安市某再生水厂的出水为对象,首先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再生水中余氯与异养菌数的消长关系,然后通过测定再生水中碳、磷浓度评价了其生物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可利用磷(MAP)阈值法和细菌再生长潜力法探索了碳、磷对再生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影响。结果表明:即使保持1.35 mg/L的余氯浓度,再生水依然会发生细菌再生长问题,且当停留时间>36h后,异养菌按对数增殖;再生水的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及MAPmax均值分别为454.61μg/L、1.67 mg/L和13.81μg/L,其生物稳定性较差;在碳、磷浓度均超过生物稳定性限值条件下,该再生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因子为有机碳。
- 王怡范丽龑张超柯莉袁园彭党聪夏四清
- 关键词:再生水生物稳定性碳磷可同化有机碳
- 模拟回用水管道生物膜特征及其对铁、锰的富集被引量:3
- 2013年
- 以西安市某再生水厂出水作为水源,采用4个CDC生物膜反应器,通过串联模拟回用水管网中生物膜的特征及其对铁、锰的富集。结果表明,回用水管道单位表面积累的生物膜量沿程按幂指数关系递减;生物膜中的异养茵数量沿程减少,其在HRT〈25min区段的数量最多,平均为302CFU/m^2。同时,回用水管道生物膜的溶解态EPS含量沿程先增大再减小,而结合态EPS含量则沿程递减,其中蛋白质/多糖值在前者中为0.91~1.29,在后者中为3.18~3.91。此外,模拟回用水管道中分布最多的为锰,其次是铁,其中锰在第2个反应器中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生物膜总量的53.9%。
- 王怡柯莉刘雄科范丽龑彭党聪夏四清
- 关键词:回用水管网铁锰
- 模拟回用水管道中的反硝化现象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回用水管网中的反硝化可以去除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及微量的有机质,对于提高回用水水质具有积极意义。以西安市某再生水厂出水为原水,采用4个完全混合式CDC生物膜反应器串联模拟回用水管道,探讨了回用水管道的反硝化现象。连续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70%的水样通过模拟管道反应器后出现了氮的损失。沿程水质分析、生物膜表面电镜扫描以及反硝化速率测定结果表明,系统具备反硝化所需的碳源条件,且硝化和反硝化是同时发生的;生物膜表面普遍存在通气孔,管道始端的生物膜反硝化速率可达160.08 mgNO-3-N/(h·m2)。
- 王怡柯利范丽龑彭党聪夏四清
- 关键词:反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