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小城
  • 3篇城市
  • 2篇小城镇
  • 2篇借用
  • 1篇智慧城市
  • 1篇双门
  • 1篇小城市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集聚经济
  • 1篇城市群
  • 1篇城市网
  • 1篇城市网络
  • 1篇城镇网络
  • 1篇春秋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同圆设计集团...

作者

  • 5篇王飞
  • 2篇邵磊
  • 1篇唐燕
  • 1篇顾朝林
  • 1篇俞滨洋
  • 1篇林文棋
  • 1篇单军
  • 1篇张悦
  • 1篇翟炜
  • 1篇陈明玉
  • 1篇陈恺
  • 1篇王鑫
  • 1篇袁周

传媒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城市观察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互联网+小城镇”的结构体系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信息下乡计划的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扩展,"互联网+小城镇"成为一个新兴研究主题。从网、面、点三个层面探讨了"互联网+小城镇"的内涵。网络层面指向小城镇的城镇网络,区域层面对应着小城镇的镇域,而点层面对应着镇域中的镇区和农村社区。三个层面都能纳入智慧城市的概念当中,因而又可称其为智慧小城镇的三个层面。智慧城镇与智慧乡村两种类型,网络、镇域和社区三个层面,构成了智慧小城镇的结构体系。这为进一步开展智慧小城镇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王飞邵磊
关键词:互联网小城镇智慧城市
城市借用规模研究综述被引量:21
2017年
借用规模由阿隆索于1973年提出,主要指小城市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的规模效应获得发展机会。这一概念20多年后才引起学界关注,并于最近几年取得较大进展。从适用对象、作用机制、借用维度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适用对象由邻近大城市的小城市扩展至所有尺度的城市,无论它们是否相邻;作用机制的主要变化在于从地理邻近到网络通达,借用规模成为一种网络现象;绩效与功能被视为借用规模的两个基本维度。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飞
关键词:小城市城市网络集聚经济
小城镇与借用规模被引量:3
2016年
规模偏小被视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应对方案以直接扩大城镇规模为基本思路,如撤并乡镇、就地就近城镇化,存在一定局限。尝试引入借用规模的概念和思路作为补充方案。借用规模基于城镇之间的互动,实现规模效应的转移与共享。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出三种类型小城镇的借用规模策略,分别是邻近大城市的小城镇借用大城市的规模,相邻小城镇之间相互借用规模以及地理孤立的小城镇通过城镇网络借用规模。由于网络社会的崛起,流动空间的出现,借用规模也逐步网络化。通过网络借用规模已成为一种通用策略。借用规模体现的是关系视角,它的引入有助于摆脱孤立看待小城镇规模的倾向,同时站在区域和网络的角度来应对小城镇的规模偏小问题。
王飞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网络
春秋双门
2010年
单军康茜铁雷王鑫王鑫
关键词:双门
新时代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国家城镇体系既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进一步做大、做优、做美国家物质空间的责任。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建成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全面布局国家城市发展框架和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报告顺应国际城镇化整体趋势,从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和原因入手,围绕国家“两个百年”目标,从定性、定量、定形、定界、定策五个方面全面规划国家城镇体系,从开放发展、绿色和创新发展、协调和分享发展制定实施这一宏伟规划的战略路径。报告最后从部门管理的角度,围绕2016-2030年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编制了一套“新时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建设标准”,用作国家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的过程评估和考核的依据。
顾朝林俞滨洋张悦邵磊唐燕林文棋严瑞河翟炜王飞辛修昌陈恺陈明玉袁周吴京燕
关键词:城市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