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艺琳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油菜
  • 2篇油菜素内酯
  • 2篇蓝莓
  • 2篇花色
  • 2篇花色苷
  • 2篇果实
  • 2篇表油菜素内酯
  • 1篇代谢
  • 1篇动力学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诱导抗病
  • 1篇诱导抗病性
  • 1篇人血清白
  • 1篇人血清白蛋白
  • 1篇软腐
  • 1篇软腐病
  • 1篇色泽
  • 1篇桃果
  • 1篇桃果实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伊云贝尔...

作者

  • 4篇杨艺琳
  • 2篇杨利琼
  • 2篇郑永华
  • 2篇韩永斌
  • 2篇王平
  • 2篇吴越
  • 1篇赵立艳
  • 1篇金鹏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4-表油菜素内酯对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机理被引量:15
2019年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处理有效抑制了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和病斑直径的扩展,与单一接种病原菌和EBR处理相比,先用EBR处理后接种B. cinerea葡萄果实展现出更强、更快的抗病反应,表现为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力及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H2O2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同时VvCHI、VvGNS和VvPAL-like抗病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体外实验发现,EBR处理可显著抑制B. cinerea孢子的萌发,但对芽管伸长长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BR处理主要是通过敏化反应机制诱导提高葡萄果实的抗病性,从而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杨艺琳张正敏李美琳赵立艳金鹏郑永华
关键词:葡萄果实基因表达诱导抗病性
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桃果实软腐病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白凤’桃果实采后软腐病发生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桃果实先用不同浓度(0、1、5、10μmol/L)EBR溶液浸泡10 min后接种匍枝根霉,后在(20±1)℃下贮藏60 h。结果表明:5μmol/L的EBR处理能最显著抑制桃果实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上升(P<0.05),同时保持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与仅接种匍枝根霉的对照组相比,EBR处理能提高Ca^(2+)-ATPase、H+-ATPase、琥珀酸脱氢酶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延缓三磷酸腺苷和二磷酸腺苷含量的下降,抑制一磷酸腺苷含量的上升,从而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r=-0.939,P<0.01)和EBR处理组(r=-0.962,P<0.01)桃果实的发病率和能荷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EBR处理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发生与其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有关。
张正敏杨艺琳李美琳王静季娜娜郑永华
关键词:桃果实软腐病能量代谢
蓝莓花色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研究蓝莓花色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与HSA之间存在较强的荧光淬灭作用,且为静态淬灭。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引力和疏水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花色苷使HSA主链构象发生了变化,α-螺旋结构变松散,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疏水性增加。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公式计算出不同温度下重叠积分J和结合距离r0[分别为6.83×10-15cm3·L·mol-1、3.12nm(288K),6.86×10-15cm3·L·mol-1、3.18nm(298K),6.87×10-15cm3·L·mol-1、3.22nm(308K)]。蓝莓花色苷与HSA之间存在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引起HSA发生荧光淬灭的原因之一。
王平李怡青吴越杨艺琳杨利琼韩永斌
关键词:蓝莓花色苷人血清白蛋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绿茶多酚提取物对蓝莓汁花色苷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绿茶多酚提取物对蓝莓汁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在蓝莓汁体系中绿茶多酚提取物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mg·L-1时,依次在50、70、90℃水浴中保温150min,考察花色苷含量及CIE L*、a*、b*的变化。结果表明:蓝莓汁花色苷热稳定性较差,添加绿茶多酚提取物可增强蓝莓汁花色苷热稳定性。在50、70、90℃水浴中保温150min后,未添加绿茶多酚提取物的蓝莓汁花色苷含量则分别减少13.66%、26.85%、82.07%,添加200mg·L^(-1)绿茶多酚提取物的蓝莓汁花色苷含量则分别减少5.43%、10.78%、56.06%,保存率分别是未添加的1.09、1.22、2.47倍。蓝莓汁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添加绿茶多酚提取物后蓝莓汁花色苷降解速率常数k减小,半衰期t1/2和活化能Ea显著增大。加热会导致蓝莓汁明度L*、总色差TCD*增大,彩度C*减小,且温度越高变化越明显。添加绿茶多酚提取物可减缓蓝莓汁明度L*、总色差TCD*及彩度C*的变化。
吴越李怡青杨艺琳杨利琼王平韩永斌
关键词:绿茶多酚蓝莓汁花色苷热稳定性色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