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红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老年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底座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断层显像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发作
  • 1篇心脏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杨永红
  • 2篇林运
  • 2篇张冬花
  • 2篇陶娟
  • 2篇路慧
  • 1篇高云
  • 1篇康立惠
  • 1篇李志忠
  • 1篇程宇彤
  • 1篇黄觊
  • 1篇刘洁琳
  • 1篇王茜
  • 1篇郭海燕
  • 1篇李莉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糖尿病对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是否有存活心肌分为存活心肌组68例和无存活心肌组54例,又依据是否有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72例和非糖尿病组50例。所有患者接受静息及运动负荷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分析存活心肌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存活心肌组糖尿病及肥胖比例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33.8%vs90.7%,P<0.01;17.6%vs38.9%,P<0.01)。糖尿病组缺少身体活动、高血压、肥胖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P<0.01),缺血心肌区域前壁、下壁、侧壁、间壁存活心肌比例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导致缺血心肌区域无存活心肌比例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6.721~54.7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以及进一步调整肥胖的影响后,糖尿病相对危险度为24.564(95%CI:7.464~80.865,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缺血心肌区域存活心肌比例更少,建议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评估缺血区域的存活心肌。
刘虹宏张冬花杨永红高云王茜林运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和轻型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和轻型感染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31例冠心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和轻型感染患者。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类型分为对照组(无症状感染者,115例)和观察组(轻型感染者,11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心绞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大于,体重指数、D-二聚体、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慢性肺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短期内心绞痛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比:2.371,95%置信区间:1.373~4.094,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风险比:1.065,95%置信区间:1.026~1.106,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风险比:1.777,95%置信区间:1.297~2.435,P<0.0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类型(风险比:1.813,95%置信区间:0.986~3.101,P=0.031)、血红蛋白水平(风险比:0.980,95%置信区间:0.963~0.997,P=0.024)是短期内发生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较无症状感染者心绞痛事件发生风险高,心绞痛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红蛋白水平独立相关。
樊楚路慧闫航语杨永红陶娟刘洁琳李丹董姝彤李学鹏黄觊
关键词:心绞痛
老年冠脉分叉病变主支支架植入后在损伤边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进行修复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在对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时,采取主支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对受损边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2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判定属于真分叉病变,采取分叉病变受累主支血管均为支架植入策略,受累边支采用球囊成形策略,根据边支血管最终扩张使用的球囊种类分为普通球囊组或药物球囊组,每组130例。评估术后即刻效果,并在随访期间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普通球囊组与药物球囊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7%和89.2%(P>0.05),普通球囊组边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从(1.22±0.14)mm增加到(1.53±0.13)mm,药物球囊组边支血管MLD从(1.25±0.12)mm增加到(1.69±0.22)mm。两组患者边支血管术前MLD无明显差异,术后边支血管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随访中均未出现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普通球囊组和药物球囊组心绞痛分别出现5例(3.8%)和3例(2.3%),均在CCS分级I级(P>0.05)。0~3个月的随访中两组患者行CCS分级后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及6~12个月两组患者不同CCS分级心绞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6个月的随访中普通球囊组出现3例非靶血管心肌梗死(P<0.05);6~12个月随访期间普通球囊组出现6例靶血管血运重建(P<0.05)。两组随访12个月的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处理老年冠脉分叉病变时主支支架植入后,对受损边支血管使用DCB进行修复相较于使用普通球囊MLD改善更明显。
刘虹宏杨永红张冬花林运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分叉病变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健康期望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健康期望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住院的108例CTO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患者使用自评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ultidimensional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system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MHIEC)评估其健康期望,以低于MHIEC评分平均值定义为健康期望偏低,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其健康期望偏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其中男性93例(86.1%),平均年龄(56.5±11.4)岁。检出健康期望偏低者28例,检出率为25.9%;不同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健康期望偏低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饮酒、高脂血症、PCI史以及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TnI)、BNP、HDL-C、LDL-C、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水平与健康期望偏低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OR=3.261,95%CI:2.512~7.549)、高脂血症病史(OR=3.368,95%CI:2.692~8.112)、PCI史(OR=3.025,95%CI:1.968~6.264),TnI(OR=2.525,95%CI:1.985~4.525)、BNP(OR=3.583,95%CI:2.302~9.346)、LDL-C(OR=2.154,95%CI:1.223~2.639)、HDL-C(OR=0.582,95%CI:0.421~0.711)、SAS(OR=0.667,95%CI:0.424~0.821)、SDS(OR=0.768,95%CI:0.238~0.932)、PSQI(OR=2.433,95%CI:2.107~3.596)评分为CTO患者健康期望偏低影响因素(P<0.05)。结论:饮酒史、高脂血症、PCI史、心肌损伤、不良习惯、情绪和睡眠质量为健康期望评估偏低影响因素,可将其作为切入加强干预提升其健康期望水平。
路慧康立惠程宇彤李莉杨永红付林艳李艳玲王月影白峻
关键词:影响因素
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后不同体位对腕围及舒适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时不同体位对腕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经桡动脉拟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101例,按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时体位不同分为前臂水平放置组51例(平放组),前臂抬高至胸部组50例(抬高组),观察测量术前与术后2h腕围,记录患者腕围差异及不适。结果 (1)平放组的腕围差异明显高于术侧抬高组。(2)腕围差异小于2mm组,不适程度明显低于腕围大于2mm组。结论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止血装置时,抬高术侧上肢是减少腕围差异,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一种有效止血方法。
陶娟郭海燕杨永红李志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穿刺止血方式
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导尿管夹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导尿管夹闭结构,包括导尿管、安装盒体、安装座,所述导尿管的外部卡接有安装盒体,且安装盒体的顶部铰接有卡接盖板,所述安装盒体、卡接盖板之间设置有与导尿管配合的卡接槽,...
杨永红
一种手臂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臂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前臂支架和肘部支架,所述肘部支架位于所述前臂支架端部,其中当患者肘部放置于所述肘部支架之上时,患者的前臂可自然屈直贴合于所述前臂支架;所述肘部支架位置固定,所述前臂...
杨永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