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蕊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郭明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王娜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张晓辉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武嘉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战胜鑫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理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1篇
单分子
1篇
单分子检测
1篇
电极
1篇
循环伏安
1篇
循环伏安法
1篇
荧光
1篇
荧光光谱
1篇
荧光光谱法
1篇
荧光猝灭
1篇
人血清白
1篇
人血清白蛋白
1篇
溶血素
1篇
三聚氰胺
1篇
石墨
1篇
石墨烯
1篇
碳电极
1篇
牛奶
1篇
氰胺
1篇
猝灭
1篇
相互作用
机构
3篇
大连大学
作者
3篇
郭明
3篇
杨晓蕊
2篇
王娜
1篇
战胜鑫
1篇
马丽娜
1篇
武嘉
1篇
张晓辉
1篇
徐婧
传媒
2篇
大连大学学报
1篇
材料导报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荧光光谱法研究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13年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4),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芥子碱可以使人血清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在296~303 K温度范围为静态猝灭,303~310 K为动态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出不同温度下芥子碱和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计算得到其荧光猝灭的吉布斯自由能(G)和熵值(S),其结果表明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的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在296~303 K时两者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在303~310 K温度范围两者的主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武嘉
杨晓蕊
王娜
郭明
关键词:
芥子碱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荧光猝灭
单纳米孔传感器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2年
综述了单纳米孔传感器中的生物纳米孔和固态纳米孔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α-HL溶血素孔、生物纳米孔及人工固态纳米孔传感器的制备,以及单纳米孔传感器在单分子检测和DNA测序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战胜鑫
张晓辉
王娜
杨晓蕊
郭明
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 Hummers 法制备石墨烯,将石墨烯分散于壳聚糖中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电极(CTS/GR/GCE 电极),分析研究了三聚氰胺在 CTS/GR/GCE 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当扫描电压范围为0~1.9 V,扫描速度为100 mV/s,扫描三聚氰胺待测液时,在0.8 V 附近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特征峰。三聚氰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3~5×10^-5 mol/L,检出限为1×10^-5 mol/L。对于实际样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效果明显,加标回收率为93%~101%。
杨晓蕊
徐婧
马丽娜
郭明
关键词:
石墨烯
牛奶
三聚氰胺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