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赞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浅析耐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被引量:2
- 2023年
- 普通消费者由于缺乏纺织品检测的专业知识,发现某些纺织服装产品洗涤后,洗液颜色变深,便认为产品耐洗色牢度差,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但实际上产品耐洗色牢度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对纺织服装产品耐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进行试验,验证了二者试验结果确实会存在巨大差异,并解释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期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实施测试洗液沾色程度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相关产品标准也应及时增加考核洗液沾色程度。
- 李业赞张国华黄晓东吴华安
- 关键词:纺织品耐洗色牢度
- 纺织品耐母乳、唾液、尿渍色牢度的比较
- 2023年
-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纺织品耐母乳、唾液和尿液色牢度测试的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通过并列对比研究GB/T 41610—20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母乳色牢度》、GB/T 18886—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和GB/T 40264—202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尿渍色牢度》3种测试方法,实验得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
- 李业赞曾思敏吴华安谭季冬
- 关键词:纺织品母乳唾液
- ISO 105 X18: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方法解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是浅色纺织品的重要性能指标,ISO 105 X18:2007测试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和评价纺织品的酚黄变性能,解析了该标准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酚黄变现象不是由自然环境引起,而是材料加工中广泛使用了相关化学物质;(2)酚黄变过程具有时温等效性,可通过试验条件掌控试验时间和黄变程度;(3)压力对结果影响微弱,密封程度则影响明显,测试后试样短时间放置对评级影响较小.因此,在使用相同标物的前提下,该标准方法试验准确程度主要把握温度、保温时间和密封性.
- 董晶泊梁海保杨志敏王云发李业赞
- 关键词:色牢度影响因素
- 单、夹服装新旧标准对比
- 2023年
- 为正确掌握和使用新版国家标准,通过技术比较的方式,对比了FZ/T81007—2012与FZ/T81007—2022新旧国家标准之间在检验项目、生产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区别,同时也对新国家标准中不完善的地方给出了意见,希望能为生产企业和制造方对控制单、夹服装的产品质量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 吴华安李业赞苏红波梁嘉豪
- 纺织服装面料褪色或变色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3年
- 纺织服装产品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染料色牢度较差,易在待售展厅中频繁出现面料褪色或变色现象,从而对企业经济与形象造成损失。模拟展厅的条件因素(光照、大气污染物、汗液残留等),对该类服装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服装面料分别经过3种条件的测试后,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或褪色现象,其中光致织物变色或褪色为主要因素。企业应提高服装的光稳定性并避免长时间暴晒,同时应制订更高要求的企业标准进行品质把控。
- 曾思敏梁家豪黄晓东谭季冬李业赞
- 关键词:纺织品色牢度光照
- 植绒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性能分析
- 2025年
- 植绒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植绒可能部分或全部脱落,导致纺织品颜色变色,表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严重损害产品外观质量和其他服用性能。目前缺乏针对植绒纺织品洗涤过程植绒牢固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无法统一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探索耐洗色牢度测试过程中植绒牢固性能的结果表示与评价。通过样品试验,分析植绒耐洗色牢度的变色和植绒脱落的原因,并对出现植绒脱落时,测试结果表示和符合性评价提供建议,以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
- 张斯张国华李业赞黄晓东
- 关键词:植绒纺织品耐洗色牢度
- 棉/黏纤混纺产品不同定量分析方法之比较
- 2018年
- 为了比较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定量分析棉/黏纤混纺织物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为定量分析棉/黏纤混纺产品时正确选择试验方法提供参考,分别采用60%硫酸法、混酸法、盐酸法、氢氧化钠/硫脲t尿素法和甲酸/氯化锌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该试验结果表明,上述5种试验方法定量分析混纺织物的适用性存在差异,其中:甲酸/氯化锌法的适用性最广,适用于定量分析大部分的混纺面料;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法和混酸法适用于定量分析允许棉纤维有部分损伤且对试验结果精度要求不高的混纺面料;60%硫酸法适用于定量分析棉纤维完整无损伤的混纺面料;一般不建议用稳定性差的盐酸法定量分析混纺面料。该试验表明,用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结果间差异均在±3%以内,但实际检测中,仍需根据具体样品选用合适的方法。
- 李业赞何雨霞梁海保程鑫桥
- 纺织品色牢度仪器评级与目光评级方法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对纺织品色牢度目光评级与仪器评级的原理进行了比较。在设计试验时,从试样变色、单纤维贴衬织物沾色和多纤维贴衬织物沾色3个方面对目光评级与仪器评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评级适用的范围内,仪器评级结果与目光评级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试验后试样沾色均匀的条件下,贴衬织物的仪器评级结果与目光评级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韩丽屏李业赞黄晓东孟云
- 关键词:色牢度沾色
- 贴衬织物拼接互染沾色能力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文中通过解读GB/T 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洗涤法(A法),采用8种不同成分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作为浅色拼接面料进行试验,分析并讨论不同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的沾色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对企业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有利于企业对该项色牢度指标的质量控制。
- 黄晓东曾思敏李业赞余银飞
- 关键词:沾色染料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