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10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1960-2005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35
- 2011年
- 极端降水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澜沧江流域纵贯13个纬度,最大相对高差近5000 m,跨6种气候带,是全球少见的南北向大江,它在气候、水文、地理、生态学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60年以来,流域经历了显著的气温上升。探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复杂流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小于5 mm、5~10 mm、10~50 mm以及大于50 mm 4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每种量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及降水频率。结果表明,各量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流域总体上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态势明显。对典型地区站点分析表明,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与气候系统随机性变强有关。
- 李斌李丽娟李海滨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 关键词:降水澜沧江流域
-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50
- 2011年
- 干旱是澜沧江流域的突出自然灾害,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干旱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该文基于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日降水数据,利用多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主成份分析与K-means聚类的多元统计方法可分别将流域在空间上分为4个具有不同干旱演化特征的区域,2种分区方案具有很高的空间一致性。对划分的4个区域典型站点的小波分析表明,流域干旱变化的周期一般在3~6a。研究结论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 李斌李丽娟李海滨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 关键词:降水干旱小波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K-MEANS
- 澜沧江流域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蒸散发对气候变量的敏感性研究是近年来水文学的热点之一,对探讨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0年-2005年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的逐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1月、7月及年3个不同时间尺度下潜在蒸散发对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及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分析了澜沧江流域潜在蒸散发对各气候变量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站潜在蒸散发对各变量的敏感系数空间分异明显,流域整体上对日照时数最为敏感。几十年来对日照时数的敏感性在1月主要为增加趋势,7月则为减小趋势。
- 李斌李丽娟覃驭楚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 关键词:气候变化PENMAN-MONTEITH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