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卫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再生水中优先控制有毒污染物的筛查方法被引量:6
- 2011年
-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再生水中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筛查的方法.针对样品前处理方法中的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和洗脱剂条件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保留时间锁定和谱图解卷积技术分辨复杂系统中的目标污染物,并利用有毒化合物数据库进行有毒污染物甄别.结果表明,采用C18柱串联HLB柱的方法进行富集,用1:1(V/V)的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剂和4:1(V/V)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进行分级洗脱的前处理方法,对分配系数(logKow)在1.48~6.41之间的30种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52.1%~1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值均<13.6%.将该方法应用于天津空港地区再生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筛查,2007~2008年度2次采集样品分别筛查出30种有毒有机污染物,其中有7种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列入监管范围的污染物,11种未列入排放标准监测范围.比较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以及地表水中检出污染物,发现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筛查出的优先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
- 钟文珏王东红徐小卫原盛广王子健
- 关键词:筛查方法再生水
- 2种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2个再生水厂的进水和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这2种不同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缺氧/好氧(A2/O)+连续微滤技术(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和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加氯消毒工艺都能有效地去除进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减轻再生水的环境风险。在(A2/O)+(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在A2/O段进行,CMF工艺段的膜截留作用能进一步加强部分物质的去除效果;而MBR则对有毒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 徐小卫王东红钟文珏王炳一刘淑琴
- 关键词: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有毒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