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政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方腔
  • 2篇非线性
  • 1篇多解
  • 1篇液相
  • 1篇余热
  • 1篇余热回收
  • 1篇余热利用
  • 1篇圆管
  • 1篇上升管
  • 1篇石蜡
  • 1篇自然对流
  • 1篇椭圆管
  • 1篇椭圆管束
  • 1篇尾迹
  • 1篇相变
  • 1篇相变材料
  • 1篇煤气
  • 1篇结焦
  • 1篇荒煤气
  • 1篇焦炉

机构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张政
  • 3篇杨茉
  • 1篇杨东伟
  • 1篇管晨希
  • 1篇郁鸿凌
  • 1篇肖博钧
  • 1篇胡卓焕

传媒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余热回收的结焦问题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焦油蒸汽的结焦问题一直是阻碍其余热回收的关键因素。因为荒煤气中的焦油蒸汽在高温条件下存在着缩合结焦反应,生成的结焦物石墨化,并附在换热表面,使传热系数下降,热回收难以长期有效进行下去。研究了荒煤气中焦油蒸汽结焦特性,研究结焦沉积物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最大程度回收利用荒煤气余热,并防止荒煤气在上升管内冷却时结焦。
张政郁鸿凌杨东伟肖博钧管晨希
关键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利用
方腔内石蜡固液相变及其非线性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基于焓法的Solidification/Melting模型研究了固相区石蜡受热融化的相变特性以及液相区石蜡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方腔内石蜡融化出现多解现象,融化速率也不同;在液相区,底部石蜡液相区自然对流的流动状态受Ra影响;当Ra=3.5×10^(4)时相空间轨迹表现为一定点;当Ra=2.19×10^(5)时相空间轨迹表现为极限环;当Ra=2.3×10^(6)时相空间轨迹表现为混沌状;控制上下壁面温度恒定,通过改变模型的高度来改变Ra,可以控制液相区流场的最终状态。
张政杨茉李易蓉
关键词:石蜡方腔相变非线性多解
底部加热方腔内的相变传热过程及其非线性特性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Fluent软件和焓法模型对方腔内石蜡受热融化的相变传热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方腔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瑞利数Ra下的液相自然对流情况。结果表明:相变传热先以导热为主,随着石蜡液相率的增大,相变传热以对流换热为主;随着斯蒂芬数Ste的增大,石蜡的融化速度加快;当瑞利数Ra较小时,相变传热过程中的速度是稳定的,随着Ra的增大,速度出现周期性振荡,当Ra较大时速度呈混沌无序的振荡状态,说明相变传热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
陈刚杨茉张政胡卓焕
关键词:方腔相变材料自然对流非线性
椭圆管束层流尾迹的流动过渡和分岔
2021年
运用有限容积法,在不同无量纲管间距下对空气横掠椭圆管束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对尾迹的流动变化过程和相应的分岔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初始边界条件不变,在无量纲管间距为0.5~3.5时,随着雷诺数增大至相应的临界值,Hopf分岔的发生使得尾迹从稳定的对称流动进入准周期状态;管间距较小时系统还会发生音叉分岔,间隙流动的偏离加剧了流动状态的不稳定性,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大,尾迹中稳定的偏离快速过渡到不稳定的偏离,系统从准周期状态进入混沌状态;无量纲管间距较大时,同相和反相流动的出现使得尾迹扰动更规律,间隙流动会随着后方尾迹发生摆动,系统不再发生音叉分岔,系统最终进入准周期状态。
李易蓉杨茉张政
关键词:椭圆管层流管间距分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