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太湖
  • 1篇营销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企业
  • 1篇企业营销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特征
  • 1篇旅游
  • 1篇旅游目的
  • 1篇旅游目的地
  • 1篇目的地
  • 1篇目的地营销
  • 1篇景区
  • 1篇可达性
  • 1篇互动
  • 1篇互动分析
  • 1篇交通方式
  • 1篇发展度
  • 1篇比较及启示

机构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杨效忠
  • 4篇张凯
  • 3篇张文静
  • 1篇冯立新

传媒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湖跨界旅游区与区域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系统与区域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同时,引入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度旅游经济边界效应。以太湖跨界旅游区为例,对跨界旅游区与区域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测度和互动分析。研究显示,假定太湖旅游区为无障碍旅游区的理想情形下,各区域层级耦合协调度值多数处于0.802~0.861,太湖旅游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极度协调,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考虑到目前旅游经济边界效应之后,发现从整体到省级、市级层面太湖跨界旅游区与其所在区域的耦合度数值均有所下降,处于0.082~0.549,这说明行政区经济对旅游区与区域系统的耦合发展阻滞作用较大。消除旅游经济边界屏蔽效应,促进要素流通,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跨界旅游区和谐健康发展。
张凯杨效忠张文静
关键词:发展度太湖
旅游目的地与企业营销比较及启示
2011年
营销对旅游目的地与一般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旅游目的地与一般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与一般企业有营销中心、基础、手段、目标等方面的共性,明晰旅游目的地与一般企业存在营销主体、目的、对象、方式与流程等五个方面的不同,提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四点发展启示: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开拓新型营销模式;注重旅游目的地市场和形象;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通过研究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快速发展。
张凯杨效忠张文静
关键词:目的地营销企业营销
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及边界效应测度——以大别山为例被引量:28
2013年
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是跨界旅游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大别山跨界旅游区为例,通过测度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景区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适性交通等交通方式对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整体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力不同。通过测度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低等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强于高等级交通设施。以典型的跨界景区——天堂寨为案例,构建"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指标测度跨界景区的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存在于跨界景区之间,其作用效果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呈现显著的行政区域对称格局。运用可达性方法为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的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方法。
杨效忠冯立新张凯
关键词:交通方式
跨界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度及其网络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例被引量:41
2013年
引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环太湖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提出跨界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的机制。结果显示:从网络结构看,环太湖地区整体网络较两省分网络复杂,表明跨界维度越高层级越多,网络结构越复杂,合作难度越大,网络密度层面亦可验证;就点度中心势而言,整体网络较分网络大,表明跨界维度越高层级越多,节点集聚要素与对外辐射能力越强;环太湖地区整体网络边界屏蔽效应显著,分网络中介性较高,合作意愿较强。进一步分析影响边界效应的因素,得到其旅游经济联系机制,展望跨界旅游区发展的趋势。
张凯杨效忠张文静
关键词:社会网络太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