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凯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张家界大坪镇灯影组古油藏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野外调查揭示大坪镇灯影组古油藏为裂缝型古油藏,受到滑脱构造控制,裂缝主要分布在灯影组上部;沥青大量充填在裂缝中心,少量沿缝合线分布,或浸染白云岩。通过分析,沥青的δ13 Corg、V/(V+Ni)平均值分别为—33.27‰、0.89,与牛蹄塘组烃源岩非常接近,因此大坪古油藏的油源可能是寒武系牛蹄塘组斜坡相区和盆地相区烃源岩。古油藏裂隙石英脉/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拉曼光谱成分指示了中侏罗世以来古油藏裂缝形成、油气充注、以及因大气水下渗遭受破坏的过程。分析认为大坪古油藏北侧桑植—石门复向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埋深近4km,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且滑脱带上下岩性差异会造成灯影组裂隙发育,对储层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形成次生气藏的可能性。
- 刘安欧文佳危凯李芳李旭兵
- 关键词:震旦系古油藏油源成藏灯影组
- 湘鄂西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45
- 2013年
- 通过对湘鄂西从台地—斜坡—盆地3条典型寒武系剖面烃源岩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V/(V+Ni)、U/Th、Ni/Co表明寒武系整体上由强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演变,且斜坡带具多个较明显的氧化还原沉积旋回;烃源岩样品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δEu为正异常,δCe为负异常,异常程度指示从台地—斜坡—盆地水体加深,寒武系先快速海侵后整体海退。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发育于高生产力、强还原的海侵环境;其有机碳高度富集可能是震旦—寒武纪之交沿伸展断裂上涌的富营养元素的还原性热液以及阵发性上升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刘安李旭兵王传尚危凯王保忠
- 关键词:寒武系烃源岩微量元素古环境
-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探获页岩气被引量:28
- 2017年
- 中扬子中部黄陵隆起东南缘宜昌斜坡带在太古宙结晶基底之上,发育有元古宙至第四纪各时代地层,保存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寒武系水井沱组,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等多套黑色富有机质泥岩。区域构造稳定,地层产状平缓,页岩气地质条件优越,但页岩气的勘探一直未获突破。本文的目的旨在查明宜昌斜坡带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的分布和含气性,确定页岩气储层特点,为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 陈孝红王传尚刘安罗胜元李海危凯
- 关键词:水井沱组页岩气寒武系勘探开发埃迪卡拉系
- 湘鄂西地区晚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硅质岩成因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湖北宜昌地区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取得页岩气重大突破后,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了查明这套富有机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下伏硅质岩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采集了鄂西宜昌地区鄂宜地2井岩家河组和湘西桃源、张家界地区留茶坡组-牛蹄塘组的硅质岩,利用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数据分析了硅质岩成因,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沉积模式及其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意义。结果表明:①鄂宜地2井岩家河组硅质岩的Al/(Al+Fe+Mn)值介于0.30~0.68,在Al-Fe-Mn三角判别图和Fe/Ti-Al/(Al+Fe+Mn)图解上集中分布在沉积成因区;稀土元素Eu异常不明显,配分曲线为平坦模式,且(La/Yb)N介于1.01~1.81,指示岩家河组硅质岩为沉积成因。②湘西桃源和张家界地区的硅质岩明显分为两种成因。留茶坡组硅质岩Al/(Al+Fe+Mn)值介于0.03~0.19,在Al-Fe-Mn三角图上靠近Fe一端,稀土元素表现明显的Eu正异常,且配分曲线以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左倾斜为主,指示明显的热液成因;牛蹄塘组硅质岩则表现相反,指示沉积成因。③埃迪卡拉纪末期,湘西斜坡地区靠近热液喷流中心,因此留茶坡组硅质岩以热液成因为主,而宜昌地区位于局限台地附近,富硅热液因受到阻隔而无法进入,因此硅质岩为沉积成因;至寒武纪早期,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湘西和鄂西地区海水连通,因此该时期硅质岩均为沉积成因。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热液活动为海洋生物的繁盛提供了大量的磷等无机营养元素,对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沉积成因的硅质页岩相很可能是页岩气的有利相带,这或许能为页岩气勘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危凯陈孝红陈孝红刘安王传尚李志宏
- 关键词:早寒武世硅质岩成因
- 黄陵背斜东南缘埃迪卡拉系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有机质发育关系讨论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在黄陵背斜东南缘部署实施的一口页岩气调查井(EYD5),获取了埃迪卡拉系碳同位素参数和相关有机碳数据,建立了该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灯影组蛤蟆井段碳同位素曲线,在陡山沱组识别出4次负漂移,2次正漂移区间,在灯影组蛤蟆井段识别出1次负漂移,1次正漂移区间,并可在区域范围内有效对比。探讨了该区陡山沱组四段至灯影组蛤蟆井段在区域上的对比标志,明确了该区陡山沱组碳同位素异常与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碳同位素的正、负漂移区间均可发育富有机质层段,持续的δ13 C负值区间对应富有机质页岩层段发育。
- 周鹏陈孝红危凯
- 关键词:黄陵背斜埃迪卡拉系有机质
- 湖北宜昌志留系龙马溪组几丁虫及其年代和生物复苏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调查分析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分乡的一口志留系钻孔,在龙马溪组下段至上段下部的进尺约100 m的岩芯中采取了313件样品进行几丁虫分离,其中165件炭质泥岩和泥岩样品中共发现保存完整的早志留世几丁虫化石917枚。自下而上识别出Belonechitina?postrobusta,Conochitina alargada,Armoricochitina sp.和Conochitina emmastensis生物带。几丁虫生物带的组合特征和时代意义,及其与全球其它地区同期几丁虫对比,暗示几丁虫Conochitina alargada的始限位置与笔石Monograptus triangularis的始限位置接近,可以作为埃隆期底界界线划分的生物化石参考标志之一。志留纪龙马溪组几丁虫多样性最早发生在鲁丹期末期,在埃隆期晚期出现丰度和分异度的明显升高。微量元素组成的环境意义研究显示龙马溪组下段下部黑色页岩与下段上部深灰色页岩和上段下部黄绿色页岩形成于氧化环境,龙马溪组下段下部黑色页岩中几丁虫属种稀少不是环境所致,而是奥陶纪生物大绝灭之后志留纪几丁虫生物复苏之前几丁虫生物残存复苏阶段的产物,暗示奥陶纪大绝灭之后志留纪几丁虫生物复苏开始于鲁丹期晚期,并在埃隆期中-晚期发生辐射。
- 陈孝红危凯张淼张保民周鹏
- 关键词:几丁虫生物地层学龙马溪组志留系
- 湖北秭归五龙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对湖北秭归县五龙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黑色岩系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U/Th、Ni/Co、V/Cr和V/Sc比值等判别指标能够很好的响应各时期氧化还原条件和海平面的变化,对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的地层缺失也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另外,U/Th、Ni/Co、V/Cr和V/Sc比值与TOC值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古环境判别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指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有机碳含量变化。通过对五龙剖面及周边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厚度、TOC值和含气性的对比分析,推断五龙地区和西侧的鼓锣坪地区、东侧的九畹溪地区构成隆凹相间的格局,这一认识对区域内的页岩气有利目标区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危凯陈孝红周鹏张保民
- 关键词:五龙黑色岩系页岩气
- 湖北宜昌地区中寒武统天河板组沉积相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湖北宜昌凤凰坪剖面露头沉积相分析,认为天河板组主要为局限潮下夹开放潮下的沉积环境;此外,底部发育一套浅水陆棚相沉积,下部和顶部各发育一套潮坪相沉积。天河板组对应2个海进-海退序列,两者被天河板组下部的角砾状灰岩所分隔。结合宜地2井岩芯观察,认为天河板组天然气的形成部分与裂隙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古岩溶储层有关。推测该天然气源于牛蹄塘组页岩气,但也不排除原油裂解的可能。
- 曾雄伟王传尚刘安危凯
- 关键词:天然气古岩溶
- 黄柏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汛期、枯水期排放特征与治理建议
- 黄柏河是长江重要支流之一,流经宜昌市城区,早期的煤矿开发对黄柏河流域分乡段造成大量酸性废水污染,其中部分矿坑的污染还在持续。本次调查研究选取卫星执法图片较为明显的大石沟煤矿进行酸性废水现场检测。研究发现闭坑煤矿酸性废水污...
- 王保忠危凯彭中勤
- 关键词:煤矿酸性废水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排放特征
- 文献传递
- 湖北宜昌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气藏主控地质因素和富集模式被引量:65
- 2018年
- 湖北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线附近地层格架显示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晚期—早寒武世时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具有隆、凹相间的特点。凹陷区是寒武系水井沱组下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有利区带。凹陷区内水井沱组下段页岩微量元素V/Cr、Ni/Co、V/(V+Ni)的比值和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水井沱组下段页岩总体上形成于缺氧或硫化环境,但自下而上氧化还原条件有逐步改善的趋势。与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对应,出现了总有机碳(TOC)和生源钼(Moxs)的同步减小,证明TOC受氧化还原环境和海底有机碳通量的双重影响。TOC与Moxs的相关性明显高于TOC与生源镍(Nixs)的相关性,据此,并结合同期地层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推测寒武纪早期海底可能发生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溶解和甲烷释放。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TOC与页岩的含气量、石英和黄铁矿等脆性矿物含量的高度相关性证明TOC是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具有相对较高TOC含量的水井沱组下段中—下部无疑是水井沱组页岩气的最优质储层。宜昌地区海相地层埋藏演化史研究,揭示宜昌地区下寒武统储层中的有机质在晚三叠世中期进入生气高峰之后,再未发生二次生烃,黄陵隆起及其演化有效防止了有机质的过度热演化和页岩气储层的破坏。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气富集受控于总有机碳含量和黄陵隆起及其演化。
- 陈孝红危凯张保民李培军李海刘安罗胜元
- 关键词:页岩气地质条件水井沱组寒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