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贺琴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硫杆菌
  • 2篇氧化亚铁硫杆...
  • 2篇生物淋滤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泥
  • 2篇淋滤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氧化硫
  • 1篇氧化硫硫杆菌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物浸出
  • 1篇嗜酸氧化亚铁...
  • 1篇碳纳米管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重金属离子
  • 1篇纳米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三达膜科技(...

作者

  • 3篇陈祖亮
  • 3篇刘贺琴
  • 2篇王清萍
  • 1篇程迎
  • 1篇甘莉
  • 1篇张江山
  • 1篇许旭萍
  • 1篇姜成红
  • 1篇谢文焕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探讨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手段分析CNTs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NTs对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NTs剂量的增加,毒性增大。在CNTs投加量为500 mg/L时,培养40 h后菌株的生长量OD420达到最大值0.117,低于空白组的0.163。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pH对CNTs的细胞毒性效应有较大影响,在菌体生长的适宜条件下(pH 3.0,温度为30℃),CNTs对菌体的毒性最强。SEM、ED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CNTs附着在细胞表面,与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等基团相互作用,并可能诱发菌体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谢文焕姜成红程迎刘贺琴许旭萍陈祖亮
关键词:碳纳米管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毒性
氧化硫硫杆菌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设计淋滤实验,分析了不同淋滤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简记PERI)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和Ni的浸出取决于硫粉和硫酸浓度,经过14 d的淋滤实验,加硫粉处理后Cu、Pb、Zn、Cr和Ni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8%,53.2%,94.2%,97.5%,103.0%.结果表明:生物淋滤后污泥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低度风险,Cu在污泥中表现出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在污泥处置利用时应多加关注.
刘贺琴王清萍张江山陈祖亮
关键词:污泥生物淋滤重金属氧化硫硫杆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被引量:19
2014年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 f)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机制,进行了空白、直接浸出(At. f)、加亚铁浸出(At. f+Fe2+)、加亚铁和硫酸浸出(At. f+Fe2++H2SO4)4组生物淋滤实验,分析淋滤前后污泥的成分和物相变化.结果表明加亚铁和硫酸浸出淋滤后Cu、Zn、Ni、Pb和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8%、100%、87.5%、51.6%和83.3%,高于其他3种体系;定量计算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5种金属在直接-间接(加亚铁)浸出中的质量含量和速率常数(k)均高于直接浸出.EDS 和 XRD 证实污泥浸出前后样品组分主要是C(26.2%~37.5%)、O(32.5%~45.7%)和一些无机化合物(如铝盐和SiO2),生物淋滤后会造成营养元素(P和Ca)的部分流失.此外,ICP-MS分析表明其他金属(如Cd、Fe、Mn)也能同时被溶出.基于结果分析,提出FeSO4·7H2O和H2SO4的加入有助于生物淋滤系统的启动,其中Cu、Pb、Cr和Ni主要以间接浸出为主,而Zn是直接和间接浸出共同作用.
甘莉刘贺琴王清萍陈祖亮
关键词:重金属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淋滤污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