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勇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上皮
  • 4篇上皮
  • 4篇气管
  • 4篇气管上皮
  • 4篇苯并(A)芘
  • 3篇支气管上皮细...
  • 3篇人支气管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气管上皮细胞
  • 3篇切除
  • 3篇切除修复
  • 3篇下人
  • 3篇核苷酸
  • 3篇核苷酸切除修...
  • 2篇人支气管上皮...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杨瑾
  • 8篇邬堂春
  • 8篇刘晓勇
  • 7篇牛丕业
  • 5篇邹云锋
  • 5篇袁晶
  • 4篇段燕英
  • 4篇宫智勇
  • 1篇陈学敏
  • 1篇邹云峰
  • 1篇王峰

传媒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热应激作用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HSP70B'的动态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B’(HSP70B’)的产生条件,分析HSP70B’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正常培养细胞(37℃)和不同温度(38、39、40、41、42、43、44、45℃)下热应激1h;选择HSP70B’表达最高的温度42℃,应激1h后恢复培养(37℃,5%CO2)不同时间(0、3、6、9、12、15、18、24h);在42℃应激不同时间(0、20、40、60、80、100、120、140、180min)恢复培养6h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HSP70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SP70B’在正常状态的A549细胞中不表达;在不同应激温度作用下,HSP70B’在39℃开始表达,在42℃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细胞维持42℃应激后恢复培养不同时间作用下,HSP70B’表达在恢复培养6h后达最高,恢复培养24h后降到最低水平;在42℃应激不同时间后均恢复培养6h作用下,热应激60min时HSP70B’表达最高。[结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中HSP70B’产生的最优条件是42℃应激60min后37℃恢复培养6h。HSP70B’在热应激后的A549细胞中迅速表达,其在细胞热应激中的作用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晓勇杨瑾王峰邹云峰牛丕业段燕英袁晶邬堂春
关键词:肺腺癌A549细胞
苯并(a)芘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蛋白表达谱的改变
2009年
[目的]观察苯并(a)芘(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方法]以0、1、2、4、8、16、32、64μmol/L的BaP染毒细胞24h,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和ImageMaster软件分析BaP处理后细胞内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结合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结果]各浓度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功鉴定了1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其中表达上调的有9种,下调的有8种。这些蛋白质包括细胞骨架蛋白、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蛋白、肿瘤标志物、伴侣蛋白、与信号转导有关的蛋白和与氧化应激有关的蛋白。[结论]BaP作用于16HBE后导致与细胞损伤、DNA修复、应激、细胞恶性转化等有关的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
杨瑾刘晓勇段燕英牛丕业邬堂春
关键词:苯并(A)芘双向电泳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硒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和20μmol/L的Na2SeO3以及加有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和20μmol/L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HepG2细胞活性降低,24h后细胞早期凋亡以及晚期凋亡/坏死率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氧化剂NAC有效抑制了ROS的增加,并增加了细胞活性,降低了细胞凋亡率,与未加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活性下降,促进了细胞凋亡,ROS的增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邹云锋杨瑾刘晓勇袁晶邬堂春陈学敏
关键词:活性氧亚硒酸钠细胞活性细胞凋亡
B(a)P作用下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XPA、XPC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DNA损伤与着色性干皮病A、C蛋白(XPA,XPC)表达的关系。[方法]用B(a)P(0、1、2、4、8、16、32、64μmol/L)浓度染毒细胞24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B(a)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TM值)评价DNA损伤程度。并用Western-blot检测XPA和XP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a)P浓度>4μmol/L的各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染毒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则显著增高(P<0.05)。不同浓度B(a)P染毒细胞中XPA、XPC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在1μmol/L B(a)P染毒组,可检出XPA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但随着染毒浓度增加其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XPC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XPA与OTM值之间决定系数为0.572,XPC与OTM值之间为0.852。[结论]B(a)P引起的XPA和XP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DNA损伤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杨瑾刘晓勇邹云锋牛丕业,宫智勇,袁晶,邬堂春牛丕业宫智勇袁晶邬堂春邹云锋
关键词:核苷酸切除修复
苯并芘处理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和着色性干皮病G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苯并芘(Benzo[a]pyrene,BaP)作用下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着色性干皮病G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G,XPG)表达的时间效应特征,并分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方法用8μmol/L BaP处理16HBE细胞0、1、2、4、8、12、24和48 h,以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live Tail Moments,OTM)评价DNA损伤程度,以Western-blot检测Hsp70和XPG的表达水平,并以激光共聚焦法检测二者的共定位。结果染毒1~2h时OTM值变化率最大,与正常细胞相比,除染毒1h组外其余各组OTM值均显著性增高(P﹤0.01);Hsp70和XPG的表达随染毒时间逐渐增高,12 h时达到峰值,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BaP染毒细胞后Hsp70和XPG的结合在细胞核内增强。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XPG在执行核苷酸切除修复作用时可能有Hsp70的参与,其具体机制还有待其他实验进一步加以证实。
杨瑾刘晓勇邹云锋牛丕业段燕英邬堂春
关键词:苯并(A)芘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
苯并芘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Ⅰ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作用下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核苷酸切除修复蛋白(Nucleotide excisionrepair proteins,NER proteins)表达和DNA损伤的时间效应特征,并分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方法用8μmol/LBaP染毒16HBE细胞0、1、2、4、8、12、24和48 h,以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live Tail Moments,OTM)评价DNA损伤程度。以Western-blot检测核苷酸切除修复蛋白XPA、XPC、XPF、XPG和ERCC1的表达水平。结果染毒1~2 h时OTM值变化率最大,与正常细胞相比,除染毒1h组外其余各组OTM值均显著性增高(P〈0.01)。各蛋白的表达于染毒8h或12 h升高至峰值而后逐渐下降,其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在峰值时蛋白表达量增高4.2倍,等级相关分析显示OTM与ERCC1表达的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892,P〈0.001)。结论ERCC1可能是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中的限速因子,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杨瑾刘晓勇邹云锋牛丕业宫智勇袁晶邬堂春
关键词:彗星实验核苷酸切除修复
Hsp70对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苯并(a)芘(BaP)所致DNA损伤修复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含有Hsp70基因(hsp70)的质粒,以增高Hsp70的表达,以正常培养和转染载体质粒细胞作为对照,分别为Hsp70过表达组(16HBE/hsp70)、对照组(16HBE)和转染对照组(16HBE/pcDNA)。用16μmol BaP染毒上述3组细胞2 h,恢复不同的时间(0,2,4,8,24 h),碱性单细胞电泳(SCGE)检测DNA修复。转染被不同浓度(0,10,20,30,40μmol)BaP二氢二醇环氧化物(BPDE)损伤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检测不同组细胞对质粒的修复程度。以Olive尾距(OTMs)和相对荧光素酶活力评价DNA修复能力的差异。结果转染增高了Hsp70表达量约80%。3组细胞OTMs值均随恢复时间延长而降低。相对于对照组和转染对照组,Hsp70过表达组的OTMs值在恢复前2 h降低更迅速,且在恢复的各个时间点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70过表达组的荧光素酶活力在恢复的各个时间点始终大于对照组和转染对照组,且在10μmol时,P<0.01,在20μmol时,P<0.05。
段燕英杨瑾牛丕业宫智勇刘晓勇邬堂春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BAPDNA修复
苯并(a)芘作用下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XPF、XPG和ERCC1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DNA损伤与着色性干皮病F、G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G(XPF,XPG)]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B[a]P(0,1,2,4,8,16,32,64μmol/L)染毒16HBE细胞24h,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法检测B[a]P对细胞的毒作用。用Comet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live Tail Moments,OTM)评价DNA损伤程度。用Western-blot检测XPF、XPG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a]P浓度大于4μmol/L的各组细胞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5)。各染毒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则明显增高(P<0.05)。在不同浓度B[a]P染毒细胞中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在1μmol/L和2μmol/L B[a]P组细胞XPF、XPG表达增高,且2μmol/L组X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染毒剂量增大(32,64μmol/L),XPF和XPG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ERCC1表达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在16μmol/L达到峰值,随后逐步下降。回归分析显示XPF、XPG和ERCC1的表达与OTM值之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691、0.745和0.642。结论B[a]P引起的XPF、XPG和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DNA损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杨瑾刘晓勇牛丕业邹云锋宫智勇袁晶邬堂春
关键词:苯并(A)芘彗星实验核苷酸切除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