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土壤微生物对棕壤不同容重的响应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棕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采自不同土层土样及不同容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层与梨底层土样都是随着玉米生长发育,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吐丝期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随土层深度及容重增加逐渐减少;耕层土样中3种菌在对应时间与层次比梨底层土样显著偏高(P<0.01),梨底层土样在不同层次变异较小。
- 郑存德依艳丽张大庚栗杰黄毅刘小梅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容重真菌细菌放线菌
- 耕作模式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为研究翻耕、旋耕、免耕对作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机理,以耕层棕壤(0-20cm)和犁底层棕壤(20-40cm)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模拟了不同耕作模式及容重,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下层不同土样及不同容重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1)。与1.2g/cm3容重相比,容重为1.4g/cm3和1.6g/cm3的土壤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酶的活性,中、下层容重变化对表层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层受下层容重变化影响较大,容重由1.4g/cm3升到1.6g/cm3时酶活性下降尤为明显。多数情况下,模拟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在对应土层与生育期总比模拟翻耕的高,模拟翻耕土壤处理的中、下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保护性耕作处理的酶活性。
- 郑存德依艳丽黄毅张大庚栗杰刘小梅
-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酶活性免耕翻耕
- 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棕壤地区建设高产稳产玉米田和完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较低时,翻耙、旋耕或深松等物理机械耕作虽然可以创造播种前的较低容重条件,但是随着土壤的自然沉实,土壤容重在苗期就会迅速上升。玉米播种前的土壤容重越低,在苗期升高的幅度越大,1.101、.20 g.cm-3处理土壤容重无显著差异,均稳定在1.30 g.cm-3左右。而通过对两组不同容重不同有机质处理的盆栽试验表明,1.40 g.cm-3容重组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达到3%时,可以使棕壤容重从玉米苗期到成熟期稳定在1.34 g.cm-3左右;土壤有机质达到4%和5%可以使棕壤容重从玉米苗期到成熟期稳定在1.24 g.cm-3左右,综合两组容重不同有机质处理可知,物理机械耕作结合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可以创造不同的且较为稳定的土壤容重条件,以适应作物的生长需要,而土壤容重过低并不利于玉米的根系发育,在容重1.24~1.34 g.cm-3时,随着容重降低和有机质提高,根系生长旺盛,而从经济施肥角度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保持在4%。
- 刘小梅依艳丽郑存德
-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根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