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斌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水溶态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 1篇可交换
  • 1篇可交换态
  • 1篇垃圾
  • 1篇垃圾填埋
  • 1篇垃圾填埋场
  • 1篇交换态
  • 1篇固定态铵
  • 1篇包气带
  • 1篇NH4^+-...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作者

  • 1篇刘菲
  • 1篇梁静
  • 1篇陈坚
  • 1篇付佳妮
  • 1篇徐基胜
  • 1篇刘培斌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某垃圾填埋场包气带砂土对NH4^+-N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某垃圾填埋场包气带砂土吸附氨氮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吸附等温实验主要探讨了其吸附过程、不同粒级土的吸附贡献和吸附氨氮的3种形态。结果表明:样品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原土的计算最大吸附量为435 mg/kg;中砂、细砂和实验原土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原土>细砂>中砂;在样品土中,粉质粘土随着初始铵溶液浓度的升高吸附绝对量和吸附贡献率都在上升,由50 mg/L时的43%贡献率上升到400 mg/L时70%的贡献率,成为原土吸附氨氮的主要贡献者;随着初始铵溶液浓度的升高,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和固定态铵的绝对量都大致呈上升趋势,它们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2.3、97.5和214.0 mg/kg;铵溶液中的铵离子进入粘土中的大致顺序为:颗粒表面的扩散层(主要为水溶态铵)→吸附层(主要为可交换态铵)→矿物晶格内部和晶层空间(主要为固定态铵)。
徐基胜刘培斌梁静陈坚付佳妮刘菲
关键词:固定态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