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青婷 作品数:30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绿豆收割装置 本发明属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豆收割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绿豆秧平推组件、送料摊平装置、提升运输带、烘干分离装置和绿豆收集箱;绿豆秧平推组件设置在车体行进方向的前端,送料摊平装置的进料端位于绿豆秧平推... 朱慧珺 赵雪英 闫虎斌 高伟 王茜 张泽燕 郝青婷 张耀文一种绿豆筛选装置 本发明属于绿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豆筛选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输料部,摆动输料部下方对应设置有循环清洗除杂部,循环清洗除杂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一端,第一连接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倾斜设置的绿... 朱慧珺 张耀文 赵雪英 高伟 闫虎斌 张泽燕 王茜 郝青婷蓖麻RcWRI1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为了鉴定蓖麻WRI1(WRINKLED1)转录因子,搞清蓖麻种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全基因组鉴定蓖麻RcWRI1蛋白及基因,分析蓖麻RcWRI1蛋白结构特征和功能;应用qPCR检测蓖麻RcWRI1基因表达谱。[结果]鉴定获得2种蓖麻RcWRI1蛋白,即RcWRI1-1(446AA)和RcWRI1-2(443AA),均为蓖麻RcWRI1基因(LOC8283400)编码的产物。与拟南芥AtWRI1相似,RcWRI1-1和RcWRI1-2都具有2个高度保守AP2结构域,属不稳定的亲水蛋白,预测其具有调控脂肪酸代谢等功能。RcWRI1-1和RcWRI1-2在蓖麻花、叶、种子和果皮均表达,RcWRI1-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RcWRI1-2,且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结论]蓖麻RcWRI1基因编码两种RcWRI1蛋白(RcWRI1-1和RcWRI1-2),其中RcWRI1-1是主要表达者,在蓖麻叶、花、种子和果皮油脂合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可为种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吉夏洁 郝青婷 刘宝玲 薛金爱 李润植关键词:蓖麻 转录因子 陆地棉β-酮脂酰-ACP合成酶Ⅱ(KASⅡ)家族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 β-酮脂酰-ACP合成酶II(KASII)在质体内催化16:0-ACP生成18:0-ACP,是植物细胞中决定16C和18C脂肪酸比例的关键酶,亦是植物油脂代谢工程一个重要靶标。栽培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 郝青婷绿豆WRK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对绿豆WRKY转录因子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绿豆WRKY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高抗绿豆品种培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Hmmer软件同源搜索,并通过在线工具SMART、NCBI-CDD和Pfam数据库进行结构域再确认获得79个绿豆WRKY基因,然后通过在线软件ProtParam、ProtScale、SWISS-MODEL分析绿豆WRKY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并构建3D立体模型,使用MEGA X、McScanX软件构建进化树和绘制共线性图,利用MEME、PlantCARE在线工具分析WRKY转录因子的保守基序并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鉴定得到的79个VrWRKY蛋白的氨基酸数量为64~746,分子量为7.42~80.93 ku,等电点为4.49~10.41,大多数成员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绿豆WRKY基因家族的79个成员可分为Ⅰ、Ⅱ和Ⅲ3组,其成员数量分别为16,51和12,Ⅱ组进一步划分为Ⅱ-a、Ⅱ-b、Ⅱ-c、Ⅱ-d和Ⅱ-e 5个亚组,其成员数量依次为2,17,17,7和8,其中Ⅱ-a、Ⅱ-b、Ⅱ-d和Ⅱ-e亲缘关系更近,而Ⅱ-c在进化树上的分布整体更靠近Ⅲ组。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分析显示,该家族基因均为间隔基因,且都含有保守基序WRKYGQK。基因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所有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WRKY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丰富的激素及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基因组间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豆WRKY基因与拟南芥WRKY基因之间存在同源关系。基因复制结果表明,绿豆基因组有1对串联重复基因,15对大片段复制基因,片段复制在绿豆WRKY基因家族扩张中起主要作用。绿豆WRKY蛋白3D结构模拟表明,所有成员具有相似的两种蛋白结构,其中一种立体结构中心含有1个Zn^(2+)。【结论】鉴定得到79个含典型WRKY保守结构域的绿豆WRKY蛋白,其生物信息学分析丰富了绿豆WRKY转录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理论。 郝青婷 高伟 闫虎斌 张泽燕 朱慧珺 王茜 赵雪英 张耀文关键词:绿豆 顺式作用元件 基因结构 高粱苯丙氨酸解氨酶(SbPAL)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高粱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高温等优良性质,挖掘高粱抗病基因(如PAL),在基因水平上进行遗传改良,提高高粱对贫瘠土地的耐受性仍是研究热点之一。以高粱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bPAL)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苯丙解氨酶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高粱SbPAL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全长为2 145 bp,编码714个氨基酸;高粱SbPAL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基质中,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三级结构预测其为同源四聚体结构,由4个相同亚基对称性组成,各亚基之间由配体DTT共价连接。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高粱SbPAL蛋白与拟南芥、水稻、葡萄、烟草等蛋白的同源性较高,为83.31%,SbPAL基因与玉米、水稻和大麦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PAL在这些作物中主要参与木质素和植保素的合成。此分析结果将为后续进一步研究SbPAL对木质素、植保素等合成的分子机制与抗病性关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晓瑛 刘宝玲 郝青婷 薛金爱关键词:高粱 苯丙氨酸解氨酶 抗病性 生物信息学 陆地棉β--酮脂酰--ACP合成酶II (KASII)家族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 β-酮脂酰-ACP合成酶II(KASII)在质体内催化16:0-ACP生成18:0-ACP,是植物细胞中决定16C和18C脂肪酸比例的关键酶,亦是植物油脂代谢工程一个重要靶标。栽培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 郝青婷关键词:陆地棉 陆地棉KASⅡ酶蛋白结构分析 2017年 β-酮脂酰-ACP合成酶Ⅱ(KASⅡ)(EC:2.3.1.179)是控制植物细胞脂肪酸合成和16C与18C脂肪酸比值的关键酶,亦是植物油脂代谢修饰的分子靶标。应用基因组学分析工具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基因组鉴定获得一个与已知KASⅡ高度同源的棉花KASⅡ基因GhKASⅡ,编码576个氨基酸肽链,其分子量为61.8 k Da,理论等电点为8.83。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显示,GhKASⅡ蛋白为可溶性酶蛋白,具有质体转运肽,定位于质体中;GhKASⅡ蛋白二级结构主要形式为α-螺旋(32.99%)和无规则卷曲(36.63%)。3D结构模拟表明,GhKASⅡ蛋白为同源二聚体,由2个相同的亚基构成,空间构型为紧密的心形结构。蛋白序列多重比对发现,GhKASⅡ与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可可树的KASⅡ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植物KASⅡ蛋白C端保守性高,N端变异大。GhKASⅡ蛋白保守的酶催化活性域位于318~334位(氨基酸残基),其关键酶活位点是位于327位的半胱氨酸。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棉花等油料作物的脂肪酸生物合成机制及油脂遗传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郝青婷 刘宝玲 吉夏洁 李润植 薛金爱关键词:陆地棉 油脂 生物信息学 脂肪酸环氧化酶SlEPX转基因大豆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植物源环氧化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s,EFAs)是生产高值化工产品的优异可再生原材料。EFAs仅在一些野生植物种子中高水平合成和积累,难以规模化利用。通过在普通油料作物大豆(Glycine max (L.)Merr.)发育种子中组装环氧化脂肪酸合成途径,以期实现这类珍稀脂肪酸(unusual fatty acids,UFAs)的商业化绿色生产。【方法】通过构建琉璃菊(Stokesia laevis)脂肪酸环氧化酶(epoxygenase,SlEPX)基因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粒子轰击法对大豆(cv. Jack)进行遗传转化,经连续选择和鉴定,获得表型稳定的高代转基因大豆株系。分别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SlEPX的整合及在大豆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谱。统计分析SlEPX转基因大豆籽粒形态和大小、百粒重以及种子萌发率等表型,应用气相色谱和凯氏定氮法测试种子油脂和蛋白等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外源基因SlEPX稳定整合于大豆基因组,且能在高代转基因大豆发育种子中正确有效表达。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新合成积累了2.9%的EFAs,相应的亚油酸(18﹕2Δ9,12)含量减低8%。与对照相比,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变长,表皮多皱褶。种子大小测量显示,转基因大豆小粒种子(粒径<4 mm)占比明显增加。转基因与对照大豆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然而转基因植株生长缓慢。转基因大豆种子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重分别减少5%、6%和8.28%。进一步生化分析发现,转基因大豆新合成的EFAs,绝大部分结合于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占12.6%)分子,仅少量结合于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占2.3%)。这些数据表明在转基因大豆种子中,外源SlEPX酶能正确催化亚油酸(18﹕2Δ9,12)生成环氧化脂肪酸即斑鸠菊酸(vernolic acid,Va)(12-epoxy-18﹕1Δ9)。但是,绝大多数斑鸠菊酸积累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PC分子中,而没有转移整合进入贮藏的TAG分子� 郝青婷 张飞 吉夏洁 薛金爱 李润植关键词:大豆 环氧化酶 转基因大豆 表型分析 一种鹰嘴豆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鹰嘴豆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所述育苗系统,包括箱体,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安装有培育盘;积水腔:所述积水腔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 高伟 闫虎斌 蒋丹 王茜 张泽燕 郝青婷 朱慧珺 赵雪英 张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