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年女性下颌体形态的测量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年女性患者的下颌体截面的高度和宽度以及下颌体皮质骨厚度,确定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体形态结构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女性患者64例,年龄19~40岁,均行CBCT扫描,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3组,其中低角组14例,均角组31例,高角组19例。测量其下颌体形态,包括下颌体截面高度、宽度及其皮质骨厚度。使用SPSS 16.0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体形态结构的特点及差异。结果高角组下颌体截面高度在下颌联合部较低角组大,但低角组在磨牙段较高角组大(P〈0.05)。低角组的下颌体截面上1/3宽度在前牙和前磨牙段较高角组宽,而下1/3宽度在下颌联合部、侧切牙段较高角组宽(P〈0.05)。除前磨牙段以外,低角组的下颌基底部皮质骨厚度较高角组明显增厚(P〈0.05);低角组颊侧上1/3皮质骨厚度在尖牙、前磨牙以及磨牙段均较高角组厚(P〈0.05),而下1/3皮质骨厚度只在尖牙和第二磨牙段较高角组厚(P〈0.05);低角组舌侧下1/3皮质骨厚度在下颌联合部较高角组厚(P〈0.05),而上1/3皮质骨厚度在前磨牙与磨牙段均较高角组厚(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者下颌体截面高度和宽度的差别较下颌体皮质骨厚度的差别明显;下颌体截面高度从前牙段向磨牙段逐渐减小;低角组的下颌体截面宽度较其他两组宽大;下颌体皮质骨厚度从低角、均角到高角组依次变薄。
- 谢志伟李国菊郭泾
- 关键词:下颌骨皮质骨锥形束CT女性
- 猪脱细胞基质矿化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 方法:体内实验将猪脱细胞基质矿化支架材料、猪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明胶海绵分别埋植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肌肉内,并且于观察时间(7、14、21、28天)取出,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于术前、植...
- 郭泾陈荟谢志伟唐怡周少丽卢璐闫艺邵玉婷
- 关键词:细胞基质生物相容性降解特性
- 文献传递
- 汉族均角成年人群下颌体形态的测量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分析汉族均角成年人群下颌体的高度、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确定其形态结构特点。方法选取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年汉族患者108例,均行CBCT扫描,测量其下颌体截面高度、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结果①高度从远中至中线逐渐增加,中线处最大值35.20 mm;②上1/3宽度从中线至远中渐增,下1/3从磨牙区至切牙段减小,而下颌联合处增加至14.03 mm;③颊侧皮质骨上1/3厚度从中线至远中渐增,但波动范围较大;其下1/3从磨牙区至侧切牙段减小,而在下颌联合处皮质骨厚度增加;④皮质骨于基底部最厚,从中线至尖牙段增加,尖牙段至远中减小;⑤舌侧皮质骨下1/3厚度从远中至中线增加,其上1/3从远中至第一前磨牙段渐增,第一前磨牙段至中线递减。结论汉族均角成年人群下颌体高度、宽度及皮质骨厚度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为口腔正畸治疗和外科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 刘盼盼谢志伟李国菊郭泾
- 关键词:下颌体皮质骨锥形束CT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