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劲草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1篇端壁
  • 1篇眩晕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医经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 1篇神经炎
  • 1篇双手
  • 1篇脐部
  • 1篇气道
  • 1篇气虚
  • 1篇气虚血瘀
  • 1篇气虚血瘀证
  • 1篇瘀证
  • 1篇五运六气
  • 1篇西比灵

机构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5篇罗劲草
  • 3篇艾宙
  • 2篇苏临荣
  • 1篇张倩如
  • 1篇赵晶
  • 1篇邹婷
  • 1篇谢长才
  • 1篇奚玉凤
  • 1篇陈裕
  • 1篇陈林榕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中药组以及针药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以供血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以及口服西比灵治疗,中药组采用口服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针药组联合口服晕乃停、西比灵和针刺供血穴进行治疗,4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28/30)、针刺组总有效率83.33%(25/30)、中药组总有效率80.00%(24/3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针刺组和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供血穴具有补气活血、醒脑开窍的功效,晕乃停具有平肝化痰、调和气血的功效,针刺、中药以及西比灵的联合运用治疗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针药结合治疗不仅对眩晕本身有治疗作用,对颈性眩晕其他的兼证也有良好的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邹婷苏临荣奚玉凤罗劲草
关键词:颈性眩晕针药结合
双手小飞针——陈氏飞针的发挥被引量:2
2022年
双手小飞针是艾宙老师跟师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学习陈氏飞针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的进针法。双手小飞针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优势,现介绍如下。1传承陈氏飞针特色陈全新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其特色进针法陈氏飞针操作方法为刺手拇指、示指、中指指腹夹持针柄,拇指内收,示指、中指同步外展,将针快速转动起来,并借助肘关节内收内旋摆动,通过腕力将针刺入皮下。
张倩如苏临荣罗劲草匡艳红陈林榕艾宙
关键词:针灸名医经验
重度面神经炎发病的五运六气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度面神经炎发病的五运六气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530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面神经肌电图结果将其分为重度面神经炎组(120例)和非重度面神经炎组(410例)。分析重度面神经炎发病的五运六气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面神经炎组和非重度面神经炎组的年龄、客气、客主加临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客气情况为厥阴风木在位(β=0.859,OR=2.361,95%CI:1.391~4.008),客主加临情况为不相得(β=1.061,OR=2.890,95%CI:1.693~4.933)为罹患重度面神经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客气厥阴风木在位、客主加临结果为不相得时重度面神经炎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罗劲草艾宙赵晶
关键词:面神经炎五运六气发病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
隔姜灸对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面瘫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将符合风寒型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20日。两组患者均于纳入第1日及第20日分别观察病情变化。疗效评价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情况,治疗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隔姜灸干预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案。
罗劲草艾宙
关键词:面瘫隔姜灸风寒型
脐部多功能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脐部多功能艾灸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挡风板、第一透气阻挡件和第二透气阻挡件。第一筒体第一风道、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透气阻挡件设在第一气道内,第二筒体包括第二风道、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二...
谢长才李康丽陈裕崔海英王翰林尹丽红罗劲草何玉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