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靖宇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臭氧
  • 2篇再生水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有机物
  • 1篇双氧水
  • 1篇水厂
  • 1篇水消毒
  • 1篇水中有机物
  • 1篇酸钠
  • 1篇醛类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厂
  • 1篇污水厂二级出...
  • 1篇消毒
  • 1篇消毒副产物
  • 1篇氯酸
  • 1篇氯酸钠

机构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北京城市排水...

作者

  • 3篇李魁晓
  • 3篇郑晓英
  • 3篇王靖宇
  • 2篇赵丽君
  • 1篇田文静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再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为原水,研究了臭氧氧化对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臭氧氧化后醛类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降解水中有机物,臭氧投加量为8 mg·L^(-1)时,DOC、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5%、45.6%和80.2%.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峰各区的荧光强度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臭氧投加量为4 mg·L^(-1)时,再生水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65.8%和63.2%.臭氧氧化产生的醛类副产物中甲醛和乙醛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当O3/DOC(质量浓度比)=1.1时,除丙烯醛外,其他几种醛类的浓度均达到最大值;臭氧氧化能够降低后续氯消毒过程中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浓度,对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去除率为17%.
郑晓英田文静王靖宇李魁晓
关键词:臭氧氧化有机物醛类再生水
次氯酸钠、臭氧及其组合再生水消毒技术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次氯酸钠、臭氧以及臭氧/次氯酸钠组合工艺,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对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色度的去除规律,消毒副产物中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随有效氯投加量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有效氯投加量为5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91%和99.99%,色度去除率为26.00%;臭氧消毒过程中,当臭氧剂量为2.6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70%和99.73%,色度去除率为71.65%;在组合工艺中,当臭氧剂量为2 mg/L、有效氯投加量为0.5 mg/L时,出水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总数去除率分别为99.94%和99.87%,色度去除率为70.60%;在相同有效氯投加量条件下,组合工艺较单独次氯酸钠消毒出水的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更低,三氯甲烷生成量降低36.67%,一氯二溴甲烷未检出。
郑晓英王靖宇李魁晓乔露露阜崴赵丽君
关键词:再生水次氯酸钠臭氧消毒副产物
臭氧及臭氧/双氧水对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试验被引量:8
2018年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批量试验方法,通过调整臭氧和双氧水剂量,研究臭氧氧化和臭氧/双氧水组合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在臭氧剂量为3.5 mg/L时,水中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富里酸类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80.0%、79.3%、85.4%和84.1%;当臭氧剂量增加到10mg/L时,COD、UV_(254)、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26.6%、59.5%、9.6%和88.2%。水中pH值的升高促进臭氧的吸收,当臭氧投加量为33.5 mg/L时,pH值=11时的臭氧吸收率比pH值=3时提高31.1%。当臭氧剂量<13 mg/L时,投加双氧水的处理效果无明显影响;当臭氧剂量≥13 mg/L,且双氧水与臭氧的摩尔比值在1.25内时,双氧水的投加使得出水COD和TOC随双氧水与臭氧摩尔比值的增加逐渐降低,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7.7%和16.6%,较臭氧单独处理时分别提高10.7%和5.4%。
郑晓英王靖宇李魁晓阜崴赵丽君
关键词:臭氧双氧水二级出水有机污染物污水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