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悦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3篇源性疾病
  • 3篇食源性疾病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电泳
  • 2篇诺如病毒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监测分析
  • 2篇病毒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RT...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性

机构

  • 7篇秦皇岛市疾病...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作者

  • 7篇王悦
  • 5篇时晨
  • 2篇袁玉荣
  • 2篇闫鑫
  • 1篇罗永松
  • 1篇董俊善
  • 1篇李侃
  • 1篇刘兰吉
  • 1篇李莉
  • 1篇张静
  • 1篇杨坤

传媒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秦皇岛市2017—2021年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市售食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性,为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检出的96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的基因tlh、热稳定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的基因tdh及热稳定直接溶血相关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related hemolysin,TRH)的基因trh进行测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市售食品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仅携带tlh毒力基因,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和tdh毒力基因,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除携带tlh和tdh毒力基因外,还携带trh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81.2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5.0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0.42%,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10.00%;多重耐药菌株的构成比为10.42%。结论秦皇岛市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呈现多样性,对不同抗生素呈现不同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
时晨于良王悦刘艳飞李侃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耐药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秦皇岛市售生菜、草莓中诺如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调查秦皇岛市诺如病毒污染的高风险食品生菜和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集市售的生菜201份、草莓136份,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在样品中添加Mengo病毒进行过程控制,并根据Mengo病毒标准曲线计算诺如病毒回收率。结果 Mengo病毒回收率均达到了ISO/TS15216-2-2013对病毒回收率>1%的要求。同时对201份生菜样品进行检测,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标本9份,总检出率为4.5%,其中GⅠ型检出率为0.5%(1/201); GⅡ型检出率为3.5%(7/201); GⅠ型和GⅡ型同时检出率为0.5%(1/201)。136份草莓样品中检出阳性标本4份,总检出率为2.9%,其中GⅠ型检出率为0.7%(1/136); GⅡ型检出率为2.2%(3/136)。结论秦皇岛市售蔬菜、浆果中部分存在诺如病毒污染,诺如病毒检出率在不同采样环节以及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测。
王悦闫鑫时晨张静
关键词:生菜草莓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
秦皇岛市部分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诺如病毒监测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监测秦皇岛市部分诺如病毒引起病毒性腹泻情况,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分型。方法收集哨点医院病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20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real-timeRT-PCR)检测病毒核酸,Mengo病毒作为过程控制和扩增控制,检测诺如病毒回收率和抑制率。结果 Mengo病毒回收率均>1%,PCR抑制率≤2%,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出病毒阳性15例,其中诺如病毒GⅠ型2例, GⅡ型13例。结论本次采集的样本中诺如病毒流行型分别为GⅠ和GⅡ型,其中以GⅡ组毒株流行为主,诺如病毒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
闫鑫王悦董俊善刘兰吉罗永松白雪
关键词: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秦皇岛市水产品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秦皇岛市水产品中主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全面评价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情况,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水产品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方法收集2005年-2015年秦皇岛市上报国家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网络平台数据、河北省北戴河暑期专项监测以及秦皇岛市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汇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5年共检测水产品及其制品2 280份,总合格率为78.1%。预制动物性水产品合格率最高,为92.8%;海港区不合格率最高;菌落总数是污染的主要因素;街边烧烤摊点的检出率远高于饭店餐馆。结论秦皇岛市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应提供有效的监管措施,防止因食用水产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袁玉荣王悦赵庆武
关键词:影响因素
秦皇岛市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检测和溯源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检出的目标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及分子分型检测,明确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菌及可能性溯源。方法采集病例腹泻便及可疑环境样本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对分离出来的可疑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检测。结果4份腹泻便标本检出2株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4份环境标本中检出1株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lh和tdh基因阳性,trh基因阴性,将上述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检测,同源度高达100%。结论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血清型为O5:K17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餐盘所致。
时晨于良王悦刘艳飞杨坤袁玉荣李莉
秦皇岛市2017-2021年食源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近年秦皇岛食源性腹泻病原菌流行规律,为其诊断和应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2021年哨点医院腹泻标本进行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优势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秦皇岛市2017—2021年3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16.8%(146株),其中沙门菌为4.8%、副溶血性弧菌为9.0%、致泻大肠埃希菌为3.0%;3种食源性致病菌和副溶血性弧菌2019年检出最高(36.2%和31.5%)、第3季度检出最高(27.4%和17.5%)、50~64岁检出最高(31.1%和19.4%),沙门菌于<5岁组检出率最高(16.3%);沙门菌D群检出最多(47.6%),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共占69.0%。副溶血性弧菌O3群检出最多(48.7%),O3:K6型占41.0%。4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38种带型,各带型相似度39.8%~100.0%。结论应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力度。
时晨于良王悦刘艳飞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
2016~2019年秦皇岛市1家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近几年秦皇岛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6~2019年秦皇岛市1家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并采集粪便标本开展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718例,男女比例为1:1.14,以20~29岁年龄组病例最多(28.4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3.96%),6~8月为高发期,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所占比例最大(27.44%),家庭是主要可疑进食场所。检出病原体187例,总检出率26.0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73例(10.17%)、诺如病毒65例(9.0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5例(3.48%)、沙门氏菌24例(3.34%)。结论秦皇岛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今后应加强健康宣传和主动监测,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
王悦时晨于良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