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百合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百合根茎为生物质碳源,通过一步KOH化学活化结合高温碳化方法制备了多级孔径结构的生物质碳材料(LBC),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脱附(BET)、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谱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BC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三电极系统测试时在^(-1).0~0V(vs.SCE)电位窗口内、1 000mV·s^(-1)的扫速下循环伏安曲线仍能保持良好的矩形形状;在电流密度1A·g^(-1)时比电容为199F·g^(-1);当电流密度增至50A·g^(-1)时仍能保持其初始比电容的83%;当组装为对称性二电极器件结构,在工作电压扩展至1.2V时,比电容为34F·g^(-1),能量密度为6.8 Wh·kg^(-1),功率密度为600W·kg^(-1).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百合基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李志敏王倩王成娟王圣伟胡中爱
- 关键词:百合超级电容器
- 过渡金属原子钴掺杂硅团簇CoSi_(6~9)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Si_n(n=6~9)中性团簇的几何结构演化和电子结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掺杂硅团簇的最小笼状尺寸是n=9,其中Co原子被扭曲状的Si_9棱柱包拢.CoSi_8团簇由于存在多个能量相近的异构体,导致团簇的吸附活性降低.自然电荷布局分析表明对于笼状的Co@Si_9团簇,其电荷主要分布在外围的硅笼,内部的Co原子通过spd杂化与外部硅笼成键,这保持了笼状团簇的稳定.
- 傅院霞王倩吕思斌许永红汤庆国胡守信崔执凤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 CuSi_6团簇几何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采用全电子基组6-311+G(d)研究了CuSi_6团簇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性质,计算表明CuSi_6团簇存在多个能量相近的稳定异构体,且结构中存在多个Cu-Si键,多个低能异构体共存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CuSi_6团簇较强的现象.对于CuSi_6团簇,计算得到的三个最稳定异构体的垂直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HOMO-LUMO能隙均相对较大,也表明这三个异构体较为稳定.
- 傅院霞吕思斌许永红王倩汤庆国胡守信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