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沿海经济
  • 2篇沿海经济带
  • 2篇经济带
  • 2篇建设用地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承载力
  • 1篇实证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 1篇农用地产能
  • 1篇驱动力
  • 1篇利用效率
  • 1篇口承载力
  • 1篇建设用地扩张
  • 1篇建设用地利用
  • 1篇耕地
  • 1篇耕地生产
  • 1篇耕地生产潜力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辽宁省国土资...

作者

  • 4篇贾树海
  • 4篇沈玉玉
  • 3篇王晋
  • 3篇马月
  • 2篇潘锦华
  • 1篇于贞彩
  • 1篇薛卫疆
  • 1篇邱志伟
  • 1篇刘宝良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2000—2007年建设用地的产出投入比和边际产出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区域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的态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的扩张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规律,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建设用地边际产出率的变化趋势说明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刺激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贾树海沈玉玉薛卫疆刘宝良马月王晋
关键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沿海经济带
辽宁中部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辽宁省中部平原区未来20年内耕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2030年时,全区耕地面积将分别减少到134.52万hm2和132.82万hm2,粮食平均产量分别增加到7 238.90 kg·hm-2和7 423.30 kg·hm-2;以温饱型粮食消费水平计,该区耕地人口承载率可达到111.22%~100.10%;若以小康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109.09%~98.18%;若以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91.00%~89.25%。因此,耕地的供应与粮食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同时提出提高人口承载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贾树海王晋潘锦华马月邱志伟沈玉玉
关键词:耕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
辽宁省农用地产能核算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选取辽宁省3个因素指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外业调查返回样本数据,分别建立指定作物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样本的函数模型,从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方面计算辽宁省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并对其进行利用强度和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辽宁省各指标区农用地理论产能水平,可以将中部平原区划分为高产区,辽西低山丘陵区为中产区,辽东山地丘陵区为低产区;辽宁省各指标区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分布趋势一致,其规律为辽宁中部平原区>辽西低山丘陵区>辽东山地丘陵区,这种明显的空间分异,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综合产能水平密切相关;针对不同耕作区域不同的利用潜力水平,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生产经营理念,因地制宜,从而提高全省的综合生产能力。
贾树海马月潘锦华王晋沈玉玉
关键词:农用地产能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实证
2010年
采用较为详实的资料、以不同的优势产业结构为划分依据,对1995-2007年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态势进行分区段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13.0软件对建成区面积与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因素逐步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在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确立前后由以社会经济驱动力为主转变为社会经济驱动力与政策制度驱动力并重,各区段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因产业结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认为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对该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政策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如运用得当可以较好地实现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贾树海沈玉玉于贞彩
关键词:建设用地驱动力沿海经济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