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光
- 作品数:56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液氮射流破岩及压裂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液氮低温致裂效果显著,在非常规及深部油气储层改造及钻井提速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为常规水基工作液所带来的耗水量大、储层伤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液氮在钻井和压裂中应用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液氮井筒流动传热规律、管材低温力学特性、岩石低温致裂特性、液氮射流破岩特征和液氮压裂造缝机理五大方面,综述了液氮辅助破岩和压裂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剖析了技术的主要难点和瓶颈,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本文可为形成非常规油气储层钻井提速和储层高效改造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黄中伟武晓光谢紫霄熊建华杨睿月张世昆张宏源邹文超
- 关键词:钻井压裂液氮射流破岩
- 柔性螺杆钻具及钻井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螺杆钻具及钻井方法,该柔性螺杆钻具包括旁通阀总成、柔性螺杆马达、传动轴总成和钻头,柔性螺杆马达包括多级线状分布的螺杆短节;螺杆短节包括定子单节和转子单节,定子单节的内壁设有定子部,转子单节的外壁设有转...
- 武晓光黄中伟李根生史怀忠孙照伟刘鑫谢紫霄邹文超
- 液氮压裂工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压裂工艺方法,包括:将井内积液从压裂管柱顶替至地面;在高于待压裂储层预定距离的位置将环空封隔为上部环空和下部环空;将压裂管柱的底部与井底封堵,同时压裂管柱与下部环空相连通;打开上部环空进行泄压,获取压...
- 黄中伟张宏源李欢杨睿月武晓光惠程玉李晓静
- 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涉及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该方法包括:至少钻设注气井、加热井和生产井供三口井至目标油页岩产层,加热井设于注气井和生产井之间;向加热井中设置加热装置;向注气井中通入常温...
- 贾趵黄中伟武晓光
- 一种压力降测量装置及低渗岩心渗透率的确定方法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压力降测量装置及低渗岩心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压力降测量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力降测量模块和第二压力降测量模块;第一压力降测量模块中的第一岩心夹持器与第一气瓶串联、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并联,第一岩心夹持器用...
- 廖勤拙尤少华李根生田守嶒王海柱盛茂王斌武晓光王天宇
- 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压裂关键技术
- 2025年
- “两深一非一老”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为加快突破油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压裂一体化技术”,即将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水力喷射压裂相结合,创新研发柔性钻具和压裂管柱组合,在2~4 m超短半径内完成造斜,水平钻进50 m以上,分支内完成趾端定点压裂,最终实现“一井多层、一层多支、一支多缝”的多层系-多分支立体缝控增产改造。首先介绍工艺提出的背景需求、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和压裂关键技术,然后结合长庆油田首口现场试验井阐明该技术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最后展望该技术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钻具可实现在直井多层位沿径向钻出双分支井眼(R1和R^(2)),其中R1分支井眼长度为51.00 m、造斜半径为2.80 m,R^(2)分支井眼长度为30.30 m、造斜半径为3.18 m;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压裂管+底部喷砂射孔-压裂组合工具,实现双分支水平井眼趾端定点起裂,累积加砂量9.00 m^(3)、入井净液量198.13 m^(3),按设计加砂完成率100%,压裂一次成功率100%;改造后日产油量由0.84 t提升至2.06 t,提升2.45倍。
- 李根生黄中伟史怀忠杨睿月武晓光王天宇谷子昂
- 关键词:水力喷射压裂
- 全英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以“高等完井工程”为例
- 2024年
- 全英文教学,即在课堂上使用英文进行学科的讲授,已经成为实施全英文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工程环节,与油气井产能的提高和油田整体开发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高等完井工程”是“完井工程”课程的延续与拔高,是留学生国际班的专业核心课。为了激发优秀学生的学术志趣,需进一步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挑战性,有必要开展国际班“高等完井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切实执行学校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政策,为加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建设水平贡献力量。
- 廖勤拙杨睿月李敬彬王斌武晓光
-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留学生教学改革
- 液氮压裂工况下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氮压裂工况下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预热结构,用于对液氮加热;测量结构,与所述预热结构连接,加热后的液氮进入所述测量结构,所述测量结构用于模拟压裂管柱的不同压裂工况,...
- 黄中伟李欢张宏源 杨睿月武晓光 惠程玉 李晓静
- 超临界水环境下稠油改质降黏特性实验
- 2025年
- 通过室内实验和测试分析,系统阐述超临界水环境下稠油改质降黏的宏观及微观特征,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比3种反应参数对产物及降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超临界水处理后,稠油流动状态显著改善,平均降黏率达99.4%。反应温度过高,将导致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增加,焦炭产量显著提升,最佳温度为380~420℃;反应时间过长,稀油产量持续增加,但胶质与沥青质含量也有所提升,最佳反应时间约为150 min;减小油水比有助于改善反应体系内的扩散环境,降低胶质与沥青质含量,但稠油处理成本增加,油水比为1∶2时可兼顾改质降黏效果与经济性。3种反应参数与油样黏度的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温度、时间、油水比;稠油四组分含量中,黏度受沥青质含量影响最大,芳香烃次之,受胶质和饱和烃含量影响较小。
- 黄中伟沈亚洲武晓光李根生龙腾达邹文超孙唯真沈昊旸
- 关键词:稠油超临界水稠油热采
- 液氮脉动压裂系统以及压裂方法
- 本说明书提供的液氮脉动压裂系统以及压裂方法,该压裂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液氮和氮气的制氮装置;脉动发生装置,与制氮装置相连且用于产生液氮脉动压力;氮气蓄积装置,与制氮装置相连且用于存储氮气;磨料添加装置,用于输出磨料粒子且与...
- 武晓光黄中伟邹文超李根生曾溅辉宋先知杨睿月温海涛顾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