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磷酸二酯酶4D基因微卫星AC008818-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易感性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微卫星AC008818-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相关性。方法:对194例UAP患者(UAP组)和233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PDE4D基因AC008818-1多态性。结果: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UAP患者和非冠心病者中存在PDE4D基因AC008818-1多态性,且在国内外首次发现重复次数为7次的-12等位基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P组PDE4D基因AC008818-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AC008818-1多态性与UAP易感性无关。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UAP患者和非冠心病者中均存在PDE4D基因微卫星AC008818-1多态性,且该多态性与UAP易感性无关,新发现了重复次数为7次的-12等位基因。
- 许浩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杨海涛钱亿超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基因多态性
-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3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评估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PLMCA)病变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3年8月完成的32例行PCI治疗的UPLMCA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UPLMCA病变患者中非分叉病变11例,分叉病变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支架植入术,其中单支架23例,单支架+球囊对吻5例,双支架4例;术中发生迷走反射和边支闭塞致小面积心肌梗死各1例,另1例(SYNTAX评分为37分)于PCI术后4 d死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出院后随访5-51(22±13)个月,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死亡1例(3%)、发现再狭窄后行靶血管重建3例(9%);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总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9%(6/32)。结论:经选择的UPLMCA病变患者行PCI安全可行,近、中期疗效良好。
- 肖建强何国平李勇高磊施有为杨海涛周惠芬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磷酸二酯酶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172例UAP患者(UAP组)和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220例非冠心病(CHD)患者(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结果该人群UAP患者和非CHD者中存在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UAP组rs153031位点GG、GA、A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中,PDE4D基因rs153031多态性与UAP的易感性无关。
- 许浩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杨海涛钱亿超
- 关键词:心绞痛基因多态性
- CR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227例AMI患者(AMI组)和161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AMI组CRP基因C+1444T型分布频率为CC 82.38%、CT 17.62%、TT 0%;对照组分别为CC 86.96%、CT 13.04%、TT 0%,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不增加AMI的易感性,并且不影响其血清CRP水平。
- 杨海涛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钱亿超
- 关键词: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质多态性单核苷酸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基因T-757C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及CRP基因T-757C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13例AMI患者(AMI组)和173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RP基因T-757C多态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都存在CRP基因T-757C多态性;②AMI组CRP血清水平(5.985/6.527μg/ml)与对照组(3.262/1.356μg/m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MI组CRP基因T-757C位点CC、TC和TT 3种基因型中任意两种之间血清CR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同性别和同年龄段亚组的该位点任何基因型之间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CRP水平不受CRP基因T-757C多态性的影响。
- 何国平杨海涛戚传平许联红钱亿超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1444C/T多态性与其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包括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230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及CRP基因+1444C/T多态性。结果:①本研究人群存在CRP基因+1444C/T多态性;②UAP患者血清CRP水平(8.269/9.179μg/m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者(3.578/2.236μg/ml)(P<0.001),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各影响因素后,仍提示血清CRP水平与UAP发病风险相关;③血清CRP水平在UAP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后,仍未发现该基因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的血清CRP水平有任何差异(P>0.05)。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血清CRP水平无相关性。
- 杨海涛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钱亿超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血清C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