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在东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聚谷氨酸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2篇Γ-聚谷氨酸
  • 1篇选育
  • 1篇生产菌
  • 1篇碳源
  • 1篇发酵

机构

  • 2篇鲁东大学

作者

  • 2篇冯志彬
  • 2篇张玉香
  • 2篇缪静
  • 2篇杨在东
  • 1篇王芹芹
  • 1篇程显好
  • 1篇程仕伟
  • 1篇朱应普

传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γ-聚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培养条件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γ聚谷氨酸的生产菌株yt10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以此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进行复合诱变,获得1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突变株连续传代10次,发酵性能稳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成,在最优条件下,γ聚谷氨酸的平均产量可达28.5 g/L。
冯志彬程仕伟缪静张玉香王芹芹杨在东朱应普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Γ-聚谷氨酸
碳源对γ-聚谷氨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以γ-聚谷氨酸生产菌yt10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碳源对γ-聚谷氨酸发酵的影响。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柠檬酸,二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更有利于聚谷氨酸的产生,进一步利用1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确定碳源的最佳用量为40g/L,继续优化培养条件,确定采用溶氧控制的脉冲补料方式可有效延续γ-聚谷氨酸的合成。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通过1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50h,γ-聚谷氨酸产量可达34.5g/L。
缪静杨在东冯志彬张玉香程显好
关键词:Γ-聚谷氨酸碳源枯草芽孢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