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芳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兵团青年科技创新资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均衡
  • 1篇调度
  • 1篇山区水库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水均衡
  • 1篇水库
  • 1篇水库群
  • 1篇水库群联合调...
  • 1篇水资源
  • 1篇排泄
  • 1篇种植业
  • 1篇联合调度
  • 1篇模糊综合评判
  • 1篇垦区
  • 1篇灌区
  • 1篇阿拉尔垦区
  • 1篇补给

机构

  • 3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3篇何新林
  • 3篇刘兵
  • 3篇李晓芳
  • 2篇闫琴
  • 2篇张少博
  • 2篇王晨
  • 1篇吉磊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疆山区水库参与调度对灌区种植业与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研究——以玛纳斯河灌区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以新疆玛纳斯河灌区为例,通过对比山区肯斯瓦特水库参与调度前后灌区种植业产值与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分析了山区水库参与调度对灌区种植业与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肯斯瓦特水库参与调度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灌区水库群蓄水能力以及联合调度灵活性,削减水库群蒸发损失与弃水量,但水库群渗漏损失总量可能会增大,最终减少水库群总水量损失。在增加灌区种植业产值与总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水库群年平均蓄水量,有利于灌区种植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灌溉季节,应尽可能将水量蓄存在山区水库以减少水量损失并增加水库群联合调度灵活性,但在蓄水期可适当增加平原水库蓄水量以缓解山区水库蓄水能力不够的困难。
张少博刘兵李晓芳王晨何新林
关键词:山区水库水库群联合调度
新疆典型垦区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水资源是干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研究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根据新疆阿拉尔垦区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选取地下水开发潜力、地表水开发潜力、地下水满足率、地表水满足率和地表水调蓄能力作为5个主要评判因素,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小。垦区水资源开发模式应从开发地表水为主转向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开发,同时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这样不仅能实现垦区现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吉磊刘兵何新林闫琴李晓芳杜晓双
关键词:阿拉尔垦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判
新疆玛纳斯河灌区地下水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了新疆灌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研究以玛纳斯河灌区为研究区,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地下水均衡模型,定量分析了玛纳斯河灌区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典型年,灌区地下水均处于负均衡状态;同时玛河灌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渠系入渗、河道渗漏补给、侧向补给、田间入渗补给,分别占总补给量比例为32.34%~33.34%、10.22%~22.28%、15.55%~19.70%、15.31%~17.64%。灌区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占总排泄量比例为41.77%~51.83%。实践证明,渠系入渗补给对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作用较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是遏制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的有效手段。
李晓芳闫琴张少博刘兵王晨何新林
关键词:地下水均衡补给排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