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勋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舞蹈
  • 2篇文化
  • 1篇道具
  • 1篇电网络
  • 1篇信仰风俗
  • 1篇叙事
  • 1篇应急广播
  • 1篇盛宴
  • 1篇青绿
  • 1篇文化生态
  • 1篇文化生态学
  • 1篇文化适应
  • 1篇文化叙事
  • 1篇舞蹈道具
  • 1篇校园
  • 1篇校园传承
  • 1篇龙灯
  • 1篇媒介
  • 1篇媒介创新
  • 1篇民族

机构

  • 5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李建勋
  • 1篇孙姗姗
  • 1篇徐佳宁

传媒

  • 2篇当代音乐
  • 1篇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5G NR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2
2023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应急广播的应用范畴也随之变化,从单纯的“广播”升级为“广泛传播”。在应急广播系统中,基于5G移动通信网的5G NR广播技术兼具融合发展和服务创新价值。为进一步提升5G NR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应用效率及效果,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发挥广播优势、建设融合网络、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场景新业态等维度提出建议,为应急广播系统的技术升级和融合创新提供面向应用价值、挑战、前景等层面的参考。
李建勋
关键词:广电网络
论“摆字龙灯”舞蹈校园传承的艺术化创作思路及方法
2016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能够充分代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根源。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学者对于"非遗"断代问题的处理做出了诸多的思考和研究。易县"摆字龙灯"与其他"非遗"一道形成了较有共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摆字龙灯"的田野调查和艺术化创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地方高校是解决传承和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对"非遗"舞蹈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高校艺术工作者需要在保持"非遗"舞蹈根源性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的创作,从而加强"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播。
李建勋徐佳宁
关键词:校园传承
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以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分析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李建勋孙姗姗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
河北非遗信仰风俗类舞蹈道具符号文化
2020年
符号是在人类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精神文化的提炼。河北"非遗"信仰风俗类舞蹈便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特征的浓缩。而其舞蹈道具又具有极强的符号意义。因此用科学的理论研究河北"非遗"舞蹈道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
张悦李建勋
关键词:道具
《只此青绿》电影盛宴中的民族文化叙事
2025年
电影《只此青绿》以舞蹈剧为载体,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重构之路,将青绿山水的意境化为具象的民族精神和美学传达,形成了视觉与文化层面的双重叙事。从舞剧到影像的媒介转变,源于打破舞剧局限、力求出圈求新的根本诉求,相较于舞剧版内容,电影在视觉、布景和叙事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创新,贯穿着深厚的工匠精神、青绿文脉及审美意趣。
芦航李建勋
关键词:媒介创新民族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