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对3种不同电流密度和3种不同电解质溶液浓度条件下,应用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研究钢筋混凝土裂缝修复效果评价指标的变化规律,摸索了混凝土试件的修复深度随电流强度和电解质溶液浓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得出了电解质溶液中距离钢筋越近,电沉积反应越剧烈,并且沉积物最先在混凝土的裂缝处形成;混凝土试件的表面覆盖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加和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修复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减小的结论。
- 刘桂凤陈正发张铁男李世超
- 关键词:混凝土电沉积电场强度裂缝
- 机制砂颗粒级配对砌筑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前,对干混砂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砂配制的干混砂浆的品种和性能上,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的研究还很少.针对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颗粒级配的可控优势,研究了8种不同粒组含量的机制砂对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浆的稠度值随石粉含量的减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石粉含量小于20%时砂浆的稠度值较好.砂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值随石粉含量的减小及较大颗粒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砂浆的压折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石粉含量小于20%时砂浆的压折比小于等于3,说明砂浆的柔韧性较好.砂浆与聚苯板和瓷砖的黏结强度随石粉含量的减小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石粉含量为5%到20%时砂浆的黏结强度值较高.因此,机制砂颗粒级配在石粉含量为15% ~ 20%时,粒组所配砂浆的总体性能优良.
- 刘桂凤李世超秦彦龙
- 关键词:机制砂颗粒级配干混砂浆力学性能
- 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对常温及高温(100、200、300℃)后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非线性表征,且非线性程度受温度影响明显。基于Jones-Nelson-Morgan模型并引入温度系数,将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达为与应变能相关的函数,建立了机制砂混凝土单轴压本构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有效的描述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陈正发秦彦龙刘桂凤李世超
-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本构模型高温
- 对带预制裂缝钢筋混凝土的电沉积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带预制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电化学沉积试验,研究在三种不同电流密度和三种不同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工况下混凝土裂缝修复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解质溶液中越接近钢筋的部分电场强度越强,反应越剧烈,沉淀首先出现在阴极附近;修复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小。
- 李世超陈正发秦彦龙彭高举
-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电场强度
- 不同机制砂级配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用筛分法把机制砂按粒组含量不同分成8组,再把8组机制砂配制成8组干混砂浆。分别对8组机制砂干混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与瓷砖和苯板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黏结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砂浆的压折比,随较细砂含量的减小和较粗砂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砂浆与聚苯板和瓷砖的黏结强度,随较细砂含量的减小和较粗砂含量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果表明:机制砂颗粒级配为4组和5组时所配砂浆的总体性能优良。
- 刘桂凤李世超秦彦龙徐建民
- 关键词:级配机制砂干混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