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楠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奥克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DIC
  • 1篇电子散斑干涉
  • 1篇散斑
  • 1篇散斑干涉
  • 1篇双目
  • 1篇双目视觉
  • 1篇相机
  • 1篇高温
  • 1篇测量系统

机构

  • 2篇南京化工职业...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奥克兰大学

作者

  • 2篇杨连祥
  • 2篇陈凡秀
  • 2篇冯秀
  • 2篇陈旭
  • 2篇徐楠
  • 1篇谢欣
  • 1篇谢辛

传媒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目视觉DIC测量系统的离面位移测量精度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离面位移测量精度达到10nm~20nm的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验证了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的离面位移测量精度。分别用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和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同时测量了平板离面位移,并对所测量的位移最大值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比较。结果表明,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的物体离面位移分布云图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结果基本相同,且两者位移均方根相差为2.76μm~3.56μm,相对误差为4.59%~7.60%。因此,当被测量物体的离面位移大于4μm时,双目视觉Q400测量系统精度可达到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精度。
冯秀陈旭徐楠陈凡秀谢欣杨连祥
关键词:电子散斑干涉
多相机3D-DIC及其在高温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Three-dimensio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3D-DIC)与多相机同步采集系统相结合,形成基于多相机的3D-DIC系统。依据三维空间误差(Three-dimensional residual,3Dresidual)最小原则,确定各点对应的最佳双目视觉系统,获得物体全场三维变形。以四相机3D-DIC系统为例,与测量精度达10-20nm的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同时对平板的离面位移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得到的离面位移最大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荷载较小时,四相机3D-DIC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误差稍大,最大达到2.7%;荷载增大,物体变形增大时,两种测量系统结果基本相同。文中讨论了四相机测量系统的不稳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利用该四相机3D-DIC系统对镍合金不锈钢材料在高温场中的变形进行测量,获得了物体的三维变形场,并分析了材料的膨胀系数,得到了试件的热应变-温度曲线和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陈凡秀陈旭谢辛徐楠冯秀杨连祥
关键词:高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