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彤晖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微观结构
  • 2篇离化
  • 2篇伏安特性
  • 1篇电学
  • 1篇少子寿命
  • 1篇射频功率
  • 1篇离子镀
  • 1篇SI薄膜
  • 1篇TI
  • 1篇TIN薄膜
  • 1篇磁控溅射离子...
  • 1篇N

机构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蒋百灵
  • 3篇杨超
  • 3篇张彤晖
  • 3篇郝娟
  • 2篇冯林
  • 1篇董丹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射频功率对Si薄膜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2014年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了不同射频功率的Si薄膜,并对其进行真空退火处理。研究了射频功率和退火处理对薄膜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不同电场环境对薄膜原子排列有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射频功率的增加,Si薄膜的非晶结构无实质改变,但其少子寿命明显增强;经800℃真空退火处理后,Si薄膜的微观结构均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晶化程度达60%以上,且少子寿命达到20μs以上。
郝娟蒋百灵杨超董丹张彤晖
关键词:SI薄膜射频功率微观结构少子寿命
正反欧姆区间伏安特性对TiN薄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脉冲控制模式将气体放电伏安特性由磁控溅射离子镀的"正欧姆"区间引入到"反欧姆"区间,并在不同靶电流密度下制备了TiN薄膜。研究了正反欧姆区间伏安特性对薄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靶电流密度(I_(td))大于0.2 A·cm^(-2)的反欧姆区间,薄膜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致密程度;且薄膜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分别由正欧姆区间I_(td)为0.11A·cm^(-2)的9.9 GPa、4.5 N提升到反欧姆区间I_(-td)为0.38 A·cm^(-2)的25.8 GPa、18 N。
郝娟蒋百灵杨超冯林张彤晖
关键词:TI
正反欧姆区间伏安特性对镀层均匀性及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将靶材与真空腔之间的伏安特性引入正-反欧姆过渡区间,采用脉冲控制模式研究不同靶电流密度对镀层均匀性和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当靶面放电区电流密度(Id)由0.083 A/cm^2增加至0.175 A/cm^2时,靶电压随靶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关系,与之对应的镀层厚度差由7.984μm增大至14.011μm;但当Id由0.175 A/cm^2增大至0.25 A/cm^2时,靶电压随靶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减小关系,与之对应的镀层厚度差则由14.011μm减小至10.077μm;而薄膜厚度减小率由97.38%(Id=0.083 A/cm^2)降低为89.491%(Id=0.25 A/cm^2);另外,在反欧姆区,膜/基结合强度随Id的增大而快速增大。以上结果表明:反欧姆环境下有利于改善镀层的均匀性和提高膜/基结合强度。
冯林蒋百灵杨超郝娟张彤晖
关键词:磁控溅射离子镀伏安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