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洪水预警对洞庭湖区公众的灾害风险认知的影响
- 预警是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研究洪水预警对公众的灾害风险认知的影响,可以为预警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减灾实效。研究选取了洪水灾害频发的洞庭湖区作为调查样区,通过发放问卷以及入户访谈的方式获取1237份样本数据,运...
- 苏筠叶琳张趣
- 关键词:洞庭湖洪水预警
- “同课-分类-异构”教学模式在高师“乡土地理”课程中的教改实践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提出了"同课-分类-异构"的教学模式,并以"乡土地理"课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说明基于同一门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成才目标、学习动机及兴趣的差异进行分类教学与指导,分别针对"教学-技能学习类"和"研究-技能实践类",异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评价体系。这一模式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
- 苏筠周钰叶琳
- 关键词:教学模式乡土地理实践教学
- 基于公众对区域水灾感知的灾害风险沟通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了解公众对区域水灾的感知情况,为开展有效的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从公众层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选择重庆、江西、安徽作为调查样区,调查公众对当地水灾的感知状况,共访谈10余个区县的207位居民,每人的访谈时间都在40 min以上。据此分析公众区域水灾感知水平与灾害风险沟通间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在风险沟通的渠道方面:电视是村民接受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很少有人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水灾水情。在风险沟通的内容方面:在灾害中不同的角色因其职责、信息渠道等的不同,风险沟通的内容有别。水灾认知中,存在着由于期望差异、乐观侥幸心理等导致的认知偏差。在风险沟通的手段方面:对于受灾居民而言,可以通过水灾知识普及、加强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等方式减少水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需要引导公众认识到防洪科技的有限性,减少麻痹、盲从心理及其行为。
- 钟景鼐叶琳
- 关键词:风险沟通信息渠道
- 公众灾害风险可接受性与避灾意愿的初探——以川渝地区旱灾风险为例被引量:17
- 2009年
-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川渝地区旱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公众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假定旱灾风险情景下的避险意愿等角度,对公众旱灾风险可接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公众合理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分别在26.5%~52.8%与32.0%~64.3%区间范围内;并以一般旱灾、严重旱灾风险情景为限制线,确定了公众合理可接受风险区域;随着灾害损失风险增加,公众规避风险投资意愿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当灾害损失达到约50%~70%时,公众避险投资意愿达到最高,意愿避险投资占可能损失的比重约为62%。鉴于川渝地区的旱灾形势,今后旱灾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是加强对旱灾的监测与预警预报;二是完善旱灾风险的常规化管理,发展高效灌溉农业,充分利用客水资源,完善提高现有农田水网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公众-企业-政府多方共同参与的高效风险管理模式。
- 尹衍雨苏筠叶琳
- 关键词:旱灾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