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峰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亚胺
  • 1篇碳纤维
  • 1篇酰亚胺
  • 1篇摩擦学
  • 1篇摩擦学性能
  • 1篇聚酰亚胺
  • 1篇聚酰亚胺复合...
  • 1篇空心微珠
  • 1篇共混
  • 1篇共混改性
  • 1篇复合材料
  • 1篇改性
  • 1篇复合材

机构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1篇黄伟九
  • 1篇王选伦
  • 1篇赵远
  • 1篇叶峰

传媒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空心微珠-碳纤维共混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模压成型制备了碳纤维与空心微珠共混改性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采用MRH-3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空心微珠含量、滑动速度及载荷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磨损形貌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微珠-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优于其单独填充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空心微珠含量对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影响不大,但其磨损率随着空心微珠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15%空心微珠-10%碳纤维(质量分数)共混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最佳;随着滑动速度提高,空心微珠-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磨损率增大;空心微珠-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而磨损率则随着载荷增加而增大;空心微珠-碳纤维/聚酰亚胺的主要磨损机制在较低载荷时为磨粒磨损,在较高载荷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黄伟九叶峰赵远王选伦
关键词:聚酰亚胺碳纤维空心微珠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