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博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亚硝胺
  • 1篇杂环胺
  • 1篇肉制品
  • 1篇热加工
  • 1篇发酵
  • 1篇辅酶
  • 1篇辅酶Q
  • 1篇辅酶Q10
  • 1篇胺类
  • 1篇胺类物质
  • 1篇UHP

机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2篇刘玲
  • 2篇叶博
  • 1篇李革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色隐球酵母生产辅酶Q_(10)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7
2005年
从黄色隐球酵母L3302提取辅酶Q10,经过氮源、碳源、初始pH、发酵温度等的研究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通过最优化实验确定培养基:蔗糖和葡萄糖各1.25g/L;酵母膏和玉米浆各0.3g/L;pH值6.5,温度28℃,接种量5%,装液量为50mL/500mL;生长因子以蛋白水解液为优。按此发酵条件上罐发酵,得到菌体生长量为12.8g/L发酵液,辅酶Q10的产量为1.82mg/100mL发酵液。
叶博刘玲李革
关键词:辅酶Q10发酵
采用QuEChERS结合UHPLC-MS/MS定量分析热加工肉制品中的三种胺类物质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采用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同时检测丙烯酰胺(AA)、亚硝胺(NAs)和杂环胺(HAAs)含量的方法,用于分析热加工肉制品中产生的胺类物质。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出的三类成分20种胺类物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6 ng/g和0.03~4.8 ng/g,日内回收率介于66.3%~116.5%之间,日内精密度介于0.78%~9.0%之间。每个胺类物的5×LOQ加标水平计算的日间精度范围为3.4%~9.4%。该方法应用于煎烤的四种肉制品中AA、NAs和HAAs的分析,共检测出9种胺类物质,浓度范围为0.03~31.26 ng/g。
秦志伟叶博刘玲
关键词:杂环胺亚硝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