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玲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 1篇德育理论
  • 1篇德育模式
  • 1篇学习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构
  • 1篇社会建构主义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习
  • 1篇终身
  • 1篇终身德育
  • 1篇主义
  • 1篇美国道德教育
  • 1篇教育
  • 1篇建构主义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央电视台

作者

  • 2篇刘爱玲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美国道德教育学习化模式及其特征分析
2016年
美国的道德教育以公民通过不同渠道的学习为载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道德教育学习化模式。学校学习、社会学习、家庭学习、宗教学习构成了美国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美国道德教育的学习化模式是美国社会发展内动力和外动力双向驱动的结果,具有政府主导和全面性、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
刘爱玲龙禹濛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习化
现代西方终身德育三种理论模式及其特征分析——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2016年
终身德育理论最早由西方学术界提出,旨在运用分阶段的、贯穿人一生的道德教育解决由于社会变迁、人自身发展所引发的阶段性的道德困境,以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诉求。终身德育在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西方终身德育理论模式。其中,保罗·朗格朗的社会学习终身德育模式、彼得·贾维斯的实用主义终身德育模式和莫尔·莱斯特的人本主义终身德育模式最具代表性,它们共同体现了终身德育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即阶段性、生活性、人本性和社会性。
刘爱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